那些年,我们一起暗恋过的女孩一
题记: 最大的80后已经不惑, 最大的90后已经而立, 小学的童心, 初中的暗恋, 高中的初恋, 大学的成年。 这是属于我们大多数80、90后的心路历程。 此篇, 不言小学的童年, 不言高中的青春, 不言大学的成长, 只言初中的那些年, 只言我们的暗恋。 (保留着当年的初中毕业照,经历有转学或调班的,唯余58位同学的大合照) 序: 如果回想, 会不自知的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或许那是少年时的情窦萌芽, 而不是青春的刻骨铭心的初恋。 “喜欢”这两个字会写于小学, 懵懂而一知半解于初中, 或许因没有固定的数学定义, 或许因没有固定的物理公式, 或许因没有固定的化学反应, ...... 但, 于我们而言: 只有美好,永留心间; 只有微笑,永留心暖。 正文: 第一章,初一信阳市七中, 市里最好的两个初中之一, 有学区学生,也有很多自费择校或后门生。 就这样很突兀地从还未回过神儿的暑假已然坐在了课堂上, 人,拥挤的课桌, 明显超额的教室。 (很出名的重点中学:七中) 我们的初一是嘈杂的, 印象也是最浑乱的, 浑乱的不是同学关系, 而是不断先按身高调整的座位次序, 再到按期中考试成绩重排座位。 所有的同桌都是刚熟悉起来又被分到了人声鼎沸里, 在喧闹的声音中已渐渐地模糊了面容, 也慢慢地淡化了姓名。 直到学校合并三中后又设立很多个班级, 直到同学被陆陆续续地调到他班, 直到数字大概稳定在七十六人, (当时的“三七”合并是市里的大新闻) 我们班的老同学应该已经鲜有人能说出很详细的初一, 除了个别同桌很久的熟悉之外, 只因人声鼎沸到似乎只依稀能听清楚前后左右桌的姓甚名谁。 在陌生和新奇的感知中, 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 又多了地理、物理、生物和化学, 一共七门功课, 似乎在多出的四门课本里投入了精力, 已无暇他顾, 就这般迷迷糊糊地度过了初一。 初一最印象深刻的是被班主任李老师(教语文)在全班表扬了一次。 语文所代表的汉字乃国之正统, 似乎大多数班主任都是教语文课的, 我的小学班主任杨老师也是教语文。 我们那个车马慢的年代, 连马路上四个轮子的轿车都很少, 大多数离校近的都是步行上下学, 远一些的骑自行车。 在初一没多久的中考前,傍晚放学的路上, 穿着校服的我抱着一本《成语词典》,边看边沿着回家的路缓步前行, 走走停停, 我记得很清楚, 在解放路和胜利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处, 被下班回家的班主任看到了, 班里人太多,我认为她应该是看我眼熟还叫不出我的名字, 她好奇地走到我面前, 低头看着我手里的词典拿了过去, 问:“在看书?边走路边看书对眼睛不好,也不安全。” 答:“李老师好,我在背成语词典,注解里还有介绍成语出处的故事,很好看。 语文试卷作文要求字,想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写作文就不担心字数不够了。” 老师左手拿着我的词典, 右手翻开了我怕把书弄脏而用厚牛皮纸包着的书壳, 我猜她应该是在看我的名字。 老师的视线停顿了数秒,尔后把书还给了我, 叮嘱看书是好事但不能走路时看书,我点点头把书塞进了书包。 然后在百十多人的班里, 班主任李老师点名表扬了我, 说:“我在学校的路上看到谢xx同学在背词典,这种爱好学习的劲头非常好,不提倡走路看书,但学习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表面上来讲这给我幼小的心带来了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10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郑州市某小学,两套校服500多,自愿订购
- 下一篇文章: 邯郸中小学校服管理出台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