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帅

网上总有人批评,中国高中的校服没啥美感。松松垮垮的运动服,蓝色、绿色或红色的色调,不加修饰的样式......这些看起来的确不美。服饰美,要么在于显出身材,要么在于标新立异,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中学校服的确不够美。

有人沉迷于偶像剧里的校服,有人钟情于日式的校服:男生制服、女生裙装(尤其是短裙),相比之下,现实里的中学生校服审美粗鄙化现象的确存在。

这是为什么?

有种说法是方便学校管理。这种“管理”指的是对学生思想上的管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喜欢奇装异服也正常,但服装的个性化不过是内心观念的个性化的体现。

如果能让学生从服装、发型等方面“标准化”,会让他们逐渐接受其他思想上的驯化,很多“好孩子”就会完全服从校方的权威。当然,这也可能导致另一个极端——让个别孩子激烈地反抗这种“标准化”的趋向。

我之前所在的高中校风颇为开放,或许这跟生源来自的家庭背景有关,其基准线都在社会中产以上,且不乏一些“二代”。身处其中的孩子,自然是比较有想法的,起码不会太盲从所谓的权威声音。

虽然同学们还是会穿校服,但还是会在一些细节上谋求个性表达。比如,周末补课的时候,有的女生会穿上牛仔裤,来替代松弛的校服运动裤,而平日里女生们留披肩长发,或者带点不张扬的首饰,学校也根本不会管。

不过,这种气氛的确会让一些“定力不够”的孩子分心。高中正值学生青春期,是最血气方刚的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捕捉身边的“美感”,哪怕是个别女生化个淡妆,或者展现出的曼妙的身材,也会让身边人“兴奋”起来。但这种气氛同样会有负面的极端表现,就是引起学生之间的“争奇斗艳”,在穿衣打扮上攀比,这显然不是老师和家长想看到的。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高考依然是出身普通的孩子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既然中国的升学和高校招生模式不能像欧美发到国家那样,也就不可能改变高中教育“唯分数论”的导向。

在这高考的压力下,校服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即使一些知识分子想呼吁通过改变校服来改良年轻人的审美观,估计也没几个家长和老师愿意配合。

(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

作者:黄帅,又名黄西蒙,90后媒体人,专栏作家

直接点击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寻根小说

红楼梦

三体

木心

空巢青年

国学热

新世纪小说

历史纪录片

写作灵感

郁达夫

王朔

张贤亮

年度总结

北漂

王莽

海子

川端康成

当代文学史

徐志摩

余光中

知识付费

新闻反转

网红现象

房价

小镇青年

阿城

张承志

千秋中华行

北京的狐步舞

断舍离

爱情心理学

互联网思维

你怎么看

黄帅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你怎么看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