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一二事二
真的有翔豆咖啡? 上一篇讲到有些动物会吃下成熟的咖啡豆,然后帮人类加工成“翔豆咖啡”。 咖啡豆实际上是咖啡树的果实,外面是有一层果肉,果肉是可以食用的,这就是咖啡起源里面有一种解释是一个北非牧童发现自己的羊吃了咖啡果,然后就嗨了,会跳舞云云。 但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欧洲人写的,没有任何佐证说明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由于咖啡豆极其坚硬,羊也好,麝香猫也好,大象也好,理论上是不容易嚼烂它的。 这三种动物里面,羊有反刍功能,所以最终可能它会消化掉咖啡豆,然后嗨起来。 麝香猫就根本消化不掉,所以才有所谓的“猫翔咖啡”。 而大象咖啡之所以韩怀宗先生不相信它的存在,首要原因就是,大象的消化能力很强,咖啡豆根本不可能还剩得下来。 其次,据韩怀志去产区实地调研,麝香猫咖啡是有的,当地农民为了提高产量,甚至豢养了大量的麝香猫去生产这个咖啡,但即便如此,产量其实也不算很高,毕竟猫不能靠吃咖啡果活着,麝香猫是杂食动物。 这也是为何猫翔咖啡那么贵的原因之一。 但是大象咖啡(黑色象牙咖啡),即便是产地农民都没见过。 咖啡这个名字怎么不太像普通话? 因为它是客家话。 QahWa咖瓦是咖啡的前身,原来非洲人是直接煮了咖啡果,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面是“美酒”的意思。 由于穆斯林是不喝酒的,咖啡被引进欧洲以后,还被称为“穆斯林酒”。 到了19世纪,咖啡开始较大量引进中国,中国当然要对它征收关税,当时年的福建巡抚丁日昌在《抚番开山善后章程》里面第一次以官方的文献出现了“咖啡”这个名词。 而丁日昌是客家地区梅州丰顺人。 英语里面coffee用普通话怎么读都不太像咖……啡,客家话就圆满了。 什么咖啡好喝?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个人结合几个专家的论述,得出几个看法吧: 1、咖啡豆品质(品种)当然还是蛮重要的。像国内大量使用的云南、海南咖啡豆由于品质实在参差不齐,只能博运气,甚至可能就博运气都白搭。 台湾人说自己种的台湾咖啡豆很好,我也不怎么认同,以前有个牌子叫“宝岛咖啡”的门店,现在好像生意也不行。 2、咖啡师极其关键。我本想排到第一的,但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咖啡师,如果你拿烂豆给她泡,也没有可能泡出一杯香浓可口的咖啡。 咖啡师的很多“职称”是通用的,在某个咖啡馆牛逼的咖啡师,去其他门店都会得到很高的尊重。 有些厉害的咖啡师,甚至获得了很多勋章,仿佛军人一般。 如果你去某个咖啡馆,看到有个咖啡师的领子上或者衣服上扣满了“徽章”,那么你就找ta给你泡没错了。 站着的是“master”,注意她衣领挂满的徽章。 个子很小,但是训得店员们都不敢抬头。 3、是否现磨的咖啡也是一个关键。大家知道新茶总是相对鲜味一些。咖啡也是如此,如果咖啡豆磨了很久,放了很久再冲泡,再好的豆始终都会有一些受潮吸味等等原因造成品质下降。 所以,一袋咖啡粉,如果开封,最好不要超过两周时间,就要喝完。 这也是为何很多人愿意去咖啡店喝咖啡,因为自己在家磨咖啡本身就很费劲,就好比喝茶的人没几个能从炒茶开始给自己准备一杯茗茶。 4、你自己的心情。其实咖啡,好的咖啡,是可以提升心情的。所以即便心情不太好,去喝喝咖啡,在咖啡作用下,你的脑前额也会产生一种兴奋感。 咖啡是苦的,所以越苦越好? 咖啡不应该苦。 德国汉堡除了是世界最大的咖啡豆集散地,也是最大的咖啡烘焙中心。 咖啡的“苦味”是烘出来的。 以低温烘焙较长时间(20分钟-40分钟)的咖啡,味道只有极淡的苦味,甚至不太好归类为苦味,而是一种焦香。 只有不好的咖啡,才有明显和单纯的苦味。如果你喝到一杯咖啡哪怕是黑咖啡,也不应该是纯粹的苦。 好的咖啡和好的红酒,好的茶一样,会有多层次,多重,充满回味的口感。 饮用咖啡,含一口,尽量让你的舌头味蕾浸入咖啡中,去感受咖啡的香醇吧。 掌牛哥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2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喝个咖啡也晒照你真的懂什么是
- 下一篇文章: 这部电影,我们足足等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