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国铁道学会和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承办的“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成立大会暨轨道交通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论坛”在长春举行,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福海,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部主任申瑞源,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伯施,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永才等领导,以及中车旗下公司及行业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主持。

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福海发表讲话

  会上,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福海致辞并宣读《关于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成立的批复》。他说,中国铁道学会是铁道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是铁道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科技社团,是铁道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殿堂和精神家园。轨道交通装备分会的成立,有利于凝聚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优势资源,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汇聚起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的强大合力。他希望轨道交通装备分会,在挂靠单位中国中车支持下,聚集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统筹行业优势资源,联合一流科研院所、高校及核心企业,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深化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把装备分会办成轨道交通科技工作者之家;希望分会委员会和广大科研人员,借助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这个平台,交流前沿技术,激发创新思维,分享实践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为实现轨道交通装备继续保持领先、领跑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部主任申瑞源发表讲话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信部装备技术处处长李福

发表讲话

  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部主任申瑞源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科信部装备技术处处长李福分别在讲话时表示,四十年来,中国铁道学会作为铁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平台和载体,团结组织铁路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铁路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科学普及应用、科技人才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智力汇聚、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优势,推动了车辆行业技术创新,为促进铁路改革发展和车辆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会宣读了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名誉主任、全体委员和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并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永才发表讲话

  随后,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车股份公司总裁、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永才讲话。他说,铁道学会是铁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平台和载体。此次中国铁道学会批准成立轨道交通装备分会并挂靠在中国中车,既是对中车的肯定和信任,也是中车的光荣,更是中车一份责任。未来,中国中车更有义务、有责任、有信心在铁道学会支持下,承担好轨道交通装备分会职能,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聚集科技发展前沿方向,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为助力铁路事业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一是要立足站在国际前沿;二是要立足具备国际视野;三是要立足充当国际桥梁,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成为面向国际的沟通之桥,连接世界的友谊之桥,迈向未来的希望之桥。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马福海,申瑞源,陈伯施,孙永才共同为“中国铁路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揭牌。

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部主任申瑞源做了题为“机车车辆PHM+的工程应用与展望”的报告

 随后,中车总工程师张新宁主持了“轨道交通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论坛”。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辆部主任申瑞源做了机车车辆PHM+的工程应用与展望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做了SmartRail:智能化与健康管理报告;中车科学家、中车PHM项目总设计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常振臣做了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平台报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海洋智能技术中心主任邱伯华做了装备健康管理与智能船舶研究报告;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飞机健康管理分部李唐做了新数据在航空维修工程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报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李燕做了基于PHM的动车组智能运维信息化保障报告,他们精彩的演讲博得现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会后,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全体与会人员参加了高速动车组制造基地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地考察和了解了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轨道交通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体系以及高铁动车组生产制造能力。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