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欣达是国家特种工装及休闲面料印染产品开发基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投入,实施技术创新,研发高附价值新品。近期,美欣达以时间顺序回顾了中国校服样式变迁史,并详细解读了美欣达定制化校服面料。

回望历史

校服的样式也随着时间的变迁

在发生着变化

不同历史时期的校服

总能代表着这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从辛亥革命到20年代才女林徽因(右一)年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辛亥革命虽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

三十年代

年10月参加国货时装展览会表演的女中学生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四十年代

培道中学女生

在年时的白色旗袍校服照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祖国的花朵》55年电影剧照

反映了当时少年儿童的生活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

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

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

杨沫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事。

六七十年代

不爱红妆爱武装,姹紫嫣红统统不见,65军装一统天下

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色彩。

八十年代

仿海军服的改革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校服的设计也变得百花齐放,虽然没有统一的设计,但是改良式海军服无疑是最受欢迎、最时髦的校服形式,象征着“干净”、“朴素”、“纯洁”。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

运动校服一统天下

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

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

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

年校服市场规模或破千亿,中国校服商业化大势所趋

年,我国普通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中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合计为2.05亿人,按照每人每年购置春夏和秋冬两套校服计算,年的校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亿元。年至年,中国新增人口数达到万人。而这部分人将在未来几年内对校服产生需求。

进入21世纪,受全球经济化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选择和审美趣味也受到多方面的冲击与影响。加上越来越多的西方教育体系进驻到国内,个别私立院校、国际院校秉承或吸收西方教育理念,结合本国文化,学习国外“洋气”的校服设计思路,打造属于自己院校的校服文化。

Yooknet聚焦中华礼仪文化

年9月,嘉兴教育局率先推出了个性化校服工作,把学生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承载体,因校制宜,一校一风格,将学校文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融入校服设计中,实现学生校服舒适、美观、优质、个性化的目标。

美欣达定制化校服面料是莘莘学子不可或缺的品质

随着生活与消费品质的提升,人们对校服的质量和款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舒适性之外,在校服的设计上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包括当地的平均气温、降雨量,是在山区还是平原,包括学生是否寄宿,有没有洗衣房,这些因素会影响功能性面料的选择。

吸湿排汗面料

3秒吸湿

具有更好的

从内至外传递水分和水汽的能力

抗菌三防面料

GB/T-

拒油性5.5级

FZ/T-

易去污性4级

抗菌易去污面料

GB/T.3-振荡法

抗菌率>99%

FZ/T-

易去污4-5级

适用于校服的面料推荐

(本文来源:美欣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