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56年,跟拍14个孩子,纪录片人生
《人生七年》被称为“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导演保罗·阿尔蒙德在精英阶级、伦敦东区的贫民阶层和乡村挑选了4个7岁的孩子。 参与拍摄的4个孩子,有0个男孩,4个女孩。 其中5个孩子来自上流社会;2个孩子来自中产家庭;4个孩子来自工人阶层;个孩子来自农村;2个孩子来自福利院。 分别选用他们人生中7岁,4岁,2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63岁,这9个节点进行拍摄。记录下他们当时的出身、家庭、教育和生活状态。 从年到年,《人生七年》已经相继拍摄了9部。当年的孩子也已经长成了老人,更有一些人已经离世。 这部真实跟拍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也直接道尽了教育的真相,通过纪录片,也可以发现,其实这2点才是影响孩子人生的关键因素。 读书,依旧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关键要素在纪录片中,这4个孩子,3个孩子都没有打破自己所处的阶级壁垒。但是有一个孩子成功逆袭了。 这个孩子就是农场主的儿子尼克,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始终特别好学,尤其是对那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 在2岁那年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学系,毕业之后成为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助理,年薪三万,跃入中产阶级。 这是底层少年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生。 富人阶层的约翰的一生看上去是是让人艳羡的,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就有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 在2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高等法院的律师,42岁时候更是成为了皇室的法律顾问。 但是约翰自己也说,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份成就,并不是依赖于上层权利。 实际上,在他9岁时,父亲早逝,家庭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自己也是要拼命的读书,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进入优秀的大学,才获得俭学金,获得这些成就的。 另一位富人基层的孩子安德鲁,也在纪录片中说,“家里能给孩子的,最重要的还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没人能夺走。” 所以会所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读书这件事都是都是改变命运,获取成功最有效的一个方式之一。 始终对人生保持乐观,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尼尔来自中层阶级,也是这4个孩子里面性格最活泼开朗的,如果没有意外,他的人生不会有什么坎坷,要么会成为一个大学讲师,要么是一个银行经理。 但是在考试中发挥失常,只进入到了一个三流大学,一年后就申请退学。 在这之后,他在工地做过零工,流落过街头,领过低保,整个人都非常的颓废,甚至精神也出现了问题。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他40岁的时候,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业余牧师,开始四处奔走,为民请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另外一个男孩托尼来自贫民区,小时候想要当一名赛马师,但是在一直到自己天资不够后放弃了,最后成为了一个租车司机。 他的人生看似普通,但是他却没有过得庸庸碌碌。因为喜欢表演,所以去上了表演课,参演了几个龙套角色。虽然没当成赛马师,但是在老年的时候在马场养了几匹马。 他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这样才造就了他平凡但是不平庸的人生。 为了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人生,推荐的书单是以下几本书: 《歪歪兔独立成长童话》 曾经在年——年连续三年进入当当童书年度畅销榜TOP0,获得年中国图书编辑年会“年度口碑奖”。 一套共0册,一共分3个方面,学习能力(不马虎、不拖拉磨蹭、不找借口、不放弃)、独立品格(不盲从、不迷失、发现优点)、社会适应(学会沟通、学会友爱、学会表达)。 著名童话作家陈梦敏的扛鼎之作,故事精彩,想象奇特,即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同时又是基础阅读和文学启蒙的上乘之选。 《玩出来的教养》 复旦大学博士、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的著作。书籍共分为4册:《陪孩子玩出好习惯》、《陪孩子玩出好性格》《陪孩子玩出自控力》《陪孩子玩出学习力》。 书中围绕孩子的习惯、性格、自控力和学习力四大主题入手,帮助家长分享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以及更好地“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问题,提高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科学实验》 一部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儿童益智宝典。通过让孩子亲手做试验,学习隐藏在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帮助孩子理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科学话题的实验,引发孩子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从而锻炼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性思维。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如果你对“教育”有什么见解,或者是有什么好的书单推荐,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8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脂肪瘤与粉瘤,不再傻傻分不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