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8日,一群校服娃受邀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他们是谁?小编带你探秘。

年1月8日,上午10点30分,大会正式开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为两位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优秀的科研老前辈刘永坦、钱七虎院士颁发证书和奖牌,随后,又同他们一起为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各位获奖人士颁发荣誉奖章。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及附属校尉胡同小学师生代表人受邀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此次盛会,亲眼见证习近平主席为老科学家颁奖,亲耳聆听他们的获奖感言,亲身感受了这无上荣光的时刻。这些同学是来自高一年级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冰心文学实验班、初中科技俱乐部和小学部热爱科技活动的同学代表,参会后他们激动不已,感想颇多。老师和同学们说,这次大会让我们想“现在与未来”、担“责任与使命”。

(▲高一年级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参会同学合影)

(▲高一冰心文学实验班参会同学与班主任张洋老师合影)

(▲初中科技俱乐部参会同学与指导教师全莹老师合影)

(▲小学部参会师生合影)

“现在与未来”

获奖的科技学者、工作者们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刻苦钻研,共同致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祖国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毫无疑问,他们是当今时代进步的助力者!身为一六六的博雅学子,看到前辈的努力和成就,更应该放眼未来,心系祖国,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应向受到表彰的前辈们学习,传承为国奉献的精神。

李克强总理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书写了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现在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少不了每一代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造就了今天中国辉煌的科技业绩。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扎扎实实做事,不拘一格大胆使用青年人,把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我们这代的青少年将会成为新一代的科技研究者,将会代表中国的未来,青少年人肩负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责任与使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都已年过八旬,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以极高的奉献精神为国家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钱七虎先生这样说道:“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个人。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科研工作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坚持的责任与使命。

正因有了那些奉献者,正因他们日日夜夜不辞辛苦地研发了这些科技成果,新时代的青年们才能够自豪地说出“我们在阳光下成长”这句话。因此,身为国家未来的顶梁柱,青少年们应肩负起为国家做出奉献的责任。在这绚烂多彩的大千世界中能将自己常说的理想与国家联系,无论走到哪里都心系国家荣辱。想成为国之栋梁,我们更应该有勇气,有担当,坚守住前辈为我们所拼搏下来的光明,坚持科技兴国,不怕吃苦,不怕付出,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所学知识,造福国家和人民,不负时代重托。

(▲我校师生代表在参会现场)

(▲小学部22位参会同学与获奖代表合影)

青少年是国家的新鲜血液,是朝阳,是即将盛开的鲜花。在祖国发展的大路上,迈好自己成长发展步伐,这便是我们坚持的责任与使命。

附:

高一“生命科学实验班”同学感受

高一五班全体学生

作为学生代表的我们怀揣着激动又有些紧张的心情,步入繁星闪闪的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会议上,我们见到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也见到了许多科研前辈。两位优秀的科研老前辈刘永坦、钱七虎院士获得了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聆听两位获奖者讲述他们的科研分享及李克强总理讲话时,那一项项最新的科研成果与进展,使我们不由得为祖国自豪,同时,也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体会到了祖国科技的日益进步。而在这众多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与汗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对科学技术的执着与追求。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科研老前辈顶着那花白的头发说:“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一路经历了太多艰辛与困难,却始终怀着一颗追求科学真理的赤诚之心,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他们对科学不忘初心的追求精神,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还有那份对祖国深深的爱,都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有这些热爱着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科技才得以不断发展,才能取得今日的科研成就。

参会后,同学们也开始反思自己:我们不能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人。作为祖国的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接力棒终究会交到我们的手中。这些科学家们代表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在”,而我们则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理应由我们担起来!我们应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努力读书,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在未来接过老一辈人递来的火炬,照亮更灿烂的明天!

高一“冰心文学实验班”同学感受

高一6班赵芸迪

在今天的大会中,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中华名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那些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不落人后的企业家们。

世界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飞速变迁的时代,我们的身边有着那么多人,正在为了或伟大崇高、或简单执着的理想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榜样。生命不休、学习不止!

高一6班张嘉怡

能够来到向往已久的人民大会堂参加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感到十分荣幸。望着众多获奖的科研人员,注视着可敬的习主席,我十分激动,这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高一6班董乐怡

作为国家的青年学生代表,我荣幸的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幸在中学阶段踏进了人民大会堂。会议中介绍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国家领导人为获奖者颁奖,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心中甚是自豪。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比不负青春时光,励志学习,开拓思维,为祖国的科学技术贡献一份力!

高一6班肖恩雅

今天,我们有幸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通过两位获奖者的发言辞感受到他们对于科学的执着与热爱。他们将其一生都倾注在为国强军铸盾上,焚膏继晷、鞠躬尽瘁,终于成为国家脊梁。而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正因去传承他们身上可贵的精神,去发展自己,去为社会、为祖国尽一份力量。

高一6班姚沫晗

通过今天这次会议,我被那些为国家科技事业奋斗在一线却不求回报的人们所感动,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人民幸福。我相信这种奉献精神会化作我日后进步的动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亦或是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

高一6班臧一凡

(节选)会场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不少年纪成我们倍数的科技者们,他们的阅历与知识同样是我们的倍数。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他们一样,用尽一生,一辈子将自己的生命锁定在技术,机器,装备这些看似冷冰冰的东西上。然而,这些冷冰冰却被赋予着数不过来的日夜跳动着的,滚烫的,炽热的,为了国家而不顾一切的心。于是它们也热活了起来,当知道一项项科技成果时,我们的心跟着自豪与骄傲起来。正是因为这些不顾一切的奉献,才有了我们踏实静谧的黑夜与欢乐明媚的白日。

初中科技俱乐部同学及教师参会感受

初中科技俱乐部学生

习近平主席在会上为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永坦院士、钱七虎院士颁奖。刘永坦院士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关键技术,解决了许多困扰多年的问题。钱七虎院士在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上有所突破。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作为学生代表,参加这种高级别的会议让我十分自豪,大会上庄严肃穆的气氛令我难忘,能够一睹国家领导人们举行会议让我感到新奇、难以置信。

在之后科技俱乐部的活动中,我们将会更加明确目标,发现生活当中不太方便的地方,像两位院士一样,我们将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善于观察的眼和乐于思考的脑,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锻炼思考能力、方便日常生活。

两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的两位院士的精神需要我们去学习并发扬。我们要学习他们肯努力学习、肯钻研的上进心和他们报效祖国的精神。我们要将他们作为我们的榜样,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他们一样,积累知识,报效祖国。

初中科技俱乐部指导教师全莹

对于热爱科学的初中科技俱乐部的同学们而言,他们的心中都有钻研科学问题的种子,能够参加国家最高级别的科技颁奖大会是激动人心的,无疑会促使小小的种子更快萌发。在人民大会堂聆听科学家的获奖感言,感受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坚持和为祖国而奉献的自豪,相信会有不少同学会在心中默默许下心愿,未来将肩负起国家科研的重担,更加勇于面对可能的挫折和困难,励志未来成为光荣的科研工作者!这心愿,将是他们茁壮成长的精神力量!

小学部师生感受

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德育副校长周淑华

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的22名同学和中学部的哥哥姐姐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同学们深受鼓舞,立志报国。

此次活动,小学部的22名同学代表全国1亿3千万少先队员出席大会,倍感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倾听了科举表彰人员的事迹,备受鼓舞。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谨、创新、坚韧、勇敢拼搏的科研精神,是同学们的榜样。在交流参会感受时,同学们纷纷表示从小立志,从小做起,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同学们不仅在庄严的会场氛围中,增强了仪式感。在与会场科学家的交流中,长辈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将来也站在领奖台上。

我校教师观看新闻感受

语文教师陈楠

年1月8日的新闻联播,习主席在人民大会堂颁发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现场有不少我校学生的身影。有幸亲临此次大会现场见证和学习——孩子们真幸福!未来不管是投身科技、文化抑或其他事业,希望少年们都能如台上前辈一样心怀家国,报效国家。

▲撰稿:高一六班徐绍轩、康敬侗、臧一凡、张润芃

▲摄影:高一年级组曹洪文、王蕾老师,小学部周淑华副校长

▲通联:教学管理部秦悦主任

▲注:本文题目、摘要、图片说明均为编者所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mxf/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