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女学生的制服,你们可能会想到……

或者……

醒醒!这是咱隔壁邻居的制服!别做梦了好吗!你的制服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跟隔壁邻居的性感小短裙和可爱水手服比起来,咱这炫酷蓝白、邪魅红白、环保绿白确实丑了一点,但其实在中国的女学生制服发展史上,咱的制服还是有过那么一点点好看的时光的。

在古代,女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被剥夺了外出求学的资格的,人们的思想中也并没有“女学生”这个概念。

女学生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明晚期,当时的李贽在湖北麻城龙潭湖芝佛院讲学,公然教授女弟子,被不少人说是“宣淫败俗”。

在李贽等明代开明之士的倡导下,明清两代一些位高权重的家庭开始看中女子家庭教育,到晚清时代,女校也渐渐开始兴起。

与日本不同,我国一直以来并没有发展出那种具象的校园制服文化,各个时期的制服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潮流捆绑在一起,制服风格上的变化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变化。

最初的女子学堂对服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当时的学生年龄上参差不齐,大家的穿着多以日常袄裤为主,只是根据年龄不同,发型上会略有不同。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女子学堂渐渐形成规模,关于是否要统一女校制服和统一什么样式的女校制服被正式提上议程,不过当时的保守派建议满服,改良派建议西服,两股势力在校服的选择上各执己见。

宣统元年之前前,保守派的建议一直占据上风,他们规定:女学生的制服必须是长衫,且长度过膝,四周不允许有开叉;冬春两季用蓝色、夏秋两季用浅蓝色。

除此之外,他们还规定女学生不得簪花抹粉,披发和刘海也是不允许的,并且不得有任何西洋装束。

这个规定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到清末十年,刘海成了一种规定也压不住的流行,女学生的校服也在“违规”边缘开始了疯狂试探,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风格。

第一种是旗装款,黑衣、袖上两道金线,左肩一个蓝缎子圆光。

第二种是男装款,主要装扮是长辫子、长袍加上马褂背心。

第三种是汉装袄裤,这是当时女性的家常打扮,但女学生在颜色上会更为素淡,并喜欢搭配平光眼镜表示斯文。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女生的制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裙装代替了袄裤。

但随着局势的动荡,制服的更替也出现了一个混乱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女学生和青楼女子有了莫名的交集。

那个时期的青楼女子流行窄脚裤、满头水钻,而女学生流行东洋头、西式围巾、西式皮鞋以及各种西洋物件。

那时候的奇怪之处就在于,青楼女子羡慕女学生,纷纷打扮成她们的样子在校园里晃荡;而女学生又羡慕青楼女子的璀璨,想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

于是在那个时间段,走在校园里的姑娘你根本无法分辨她到底是学生还是小姐。

到年,《教育杂志》刊登了“取缔女学生之服装”,要求“全堂一致,以肃容止,以正风尚”,这段“妓女像学生,学生像妓女”的风潮才算是彻底过去。

到二十年代,女学生的装扮有了大致统一,均为素衫加黑裙。

不过,裙子虽然好看大方,但在运动时并不方便。

因此,“袄裤”被重新设计了一下,变成了“操衣”(也就是运动服)。

由于这种运动服舒适又方便,因此有不少女学生也拿它当正装穿着。

我们所熟悉的条纹装束也是在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

后来,女学生们认为衣服的领子过高有碍运动,还专门展开了“废领运动”。

那时候女学生的发型也有了很大变化,当时的欧洲女性剪发流行,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女学生也紧随其后,流行起了短发,不剪短发的也开始将头发编成俄式辫或圆髻。

民国二十年代中后期,长衣式制服再次登场,旗袍成了风靡女性群体的时尚。

相比于名媛太太的高开叉小旗袍,女学生的制服仍然走朴素风格。

到四十年代,女生旗袍缩短至小腿中部,底下是黑鞋白短袜。

再后来,女学生制服的风格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麻花辫+白衬衫+工装裤的组合,不过那时候的服装潮流转变较快,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到了九十年代,蓝白运动服忽然“从天而降”,成了“学生制服”的统一标准。

为了方便运动,衣服统一设计成了上衣下裤;为了防止攀比,衣服的颜色质朴到“土气”;为了不耽误学习,男生一律板寸、女生一律马尾。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学生制服”仿佛定格在了九十年代,再也没变过,但对于制服的“创新”我们却从没有停过。

往期精彩

试衣间

霓虹SM

充气娃娃

嗑炮

快递戒毒

午夜电台

租女友

太空啪

VR动作片

交公粮

厕所秘史

福利姬

想与胖编“深入浅出”地交流?

快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mxf/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