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一共有十二帝,从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算起,一直到末代的宣统皇帝溥仪,刚好12人。然而溥仪即位的时候只是个3岁大的孩子,皇帝一代比一代弱,一代比一代年幼,其实也透露出大清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即将走向灭亡的趋势了。

不过,在溥仪之前、光绪之后,其实还有一个“皇帝”,这位“皇帝”只在位短短3天就失去了原来的身份,他就是“保庆帝”爱新觉罗·溥儁。溥儁能被列为皇帝继承人,说起来跟光绪皇帝有很大关系,甲午海战之后,光绪帝极力支持维新。

但当时清廷的实际掌门人还是慈禧太后,光绪帝根本没有办法什么事情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结果不但失败了,自己也被囚禁起来。之后,虽然他还出来临朝过,但朝政还是慈禧太后做主,而且太后觉得光绪实在不够听话,就想着找个人代替他登基。

找来找去,太后挑中了惇亲王奕誴的孙子溥儁,溥儁的外公是太后的亲弟弟,算起来,溥儁可以叫她一声姑外婆。皇家无亲情,溥儁当时年纪也不大,只有13岁,年纪越小就越容易掌控,他进入皇宫,入继同治帝为嗣,还封了“大阿哥”,成了备选皇帝。

光绪二十六年(年)年初,溥儁已经直接代替光绪帝去行重要的皇家典礼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溥儁当皇帝这个计划,太后已经准备彻底实施,还挑好了年号:保庆。但是京城里的外国公使显然都偏爱光绪帝一些,种种压力下,慈禧没来得及让光绪帝立刻禅位。

很快八国联军又打进城,慈禧西逃,溥儁也跟在队伍中。虽然溥儁只是做了皇帝才能做的事情,没有拿到皇帝的名分,但他依然身份特殊,不久,因为父亲得罪了慈禧,溥儁的身份也被剥夺,慈禧想把他们父子俩流放,两人却直接逃到了蒙古草原上,投奔罗王府。

结果,向来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唯独不爱读书的溥儁看中了罗王的女儿,罗王因为自己跟他父亲关系好,就一口答应了,但溥儁抱得美人归后可不想继续在草原上吃苦了,非要带着妻子回京城的惇亲王府分祖产,父亲和岳父都拦不住他,只能给他一笔钱,送他们夫妇走了。

溥仪退位后,溥儁仗着自己曾经的“大阿哥”身份在总统府挂名,领了个闲差,每月什么都不做就能拿到大洋的收入。他的生活照样是享乐为主,到处寻花问柳,遛鸡走狗,抽烟膏、逛戏园子,让人看不出是曾经的皇帝候选人,完全就是被宠坏的八旗纨绔子弟模样。

溥儁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贪吃憨玩,不用上班,但他想不到时局总是变得很快,他的闲差丢了,祖产也挥霍光了,只能去投奔大舅子,结果大舅子又很快去世了,其他人不喜欢这个纨绔少爷,把他赶到下人房去住,溥儁终于尝到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勉强活到57岁就潦倒去世了,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功业,只留了一个“保庆帝”的空名。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mxf/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