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校服美感何以让网友太惊喜
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的一件集体提案《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中建议,提升校服功能认识,改进校服美感与舒适度,从根本上解决校服“学生不爱穿、公众不满意”的问题。对此网友表示:这个提案太惊喜!(3月10日澎湃新闻) 作为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是基本的行为准则,而校服的整齐划一,其实既是纪律的体现,也是对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提醒和要求,同时还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当然,有“美感”的校服,也让学生洋溢出青春少年的活力。因此,“美感”本来就应是校服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强调纪律,也并非就是对“美感”的排斥。少男少女,从来就是最追求“美感”的年龄,置身于重视品位的当下,其对“美感”有更加强烈的渴求。现在的校服,恰恰片面强调了规范统一,有些校服的设计甚至无视“美感”的存在。 对于校服款式,早已不乏诟病。有网站曾发起一项“你喜欢运动式校服吗”的调查,结果显示,73.26%的网友说“不”,11%的网友认为尺码单一不合身,14%的网友表示校服分不出性别。“学生不爱穿、公众不满意”是普遍的现状。 因此,如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所指出的,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学生家长、校服企业应通过提升对校服功能的认识,了解校服在角色认同、引导认知、美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选择订制和生产美观、合体、舒适的校服,让校服成为铭刻校史和办学理念的流动名片,成为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教学载体。确实,校服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问题,校服的美观、舒适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何“改进校服美感”,尤其应该听听学生的意见。实际上这也不乏先例,比如余姚第四中学的校服,就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全程票选然后决定,被大家选中的一套校服名叫“礼与理”,寓意穿上校服知礼懂理,在校园里守礼学理,步入社会成为礼与理的典范。“礼与理”灵感出自《左传·定公十年》。如此出自学生之手的校服,不仅既有美感,还有历史文化内涵。 “改进校服美感”无疑顺应了学生的意愿,而在强调纪律约束的同时,一扫僵化、陈旧、呆板、滞后、墨守成规的观念,显示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因此,“改进校服美感”的提案,让网友“太惊喜”的同时,还纷纷献计献策。 (燕赵都市报钱夙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10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深圳90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涉及学生校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