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校服,为什么不能规定为汉服
先一起看个提问: 我一直不太明白汉服的概念,什么绝版汉服是山是正,那些花花绿绿的衣裙,真的是中国传统的美吗?还是只为了满足现代人审美的仿古装剧戏服?诚心发问,无意冒犯。今天来讨论下“汉服”这个话题,对于汉服的定义其实不是很明确,一般大家觉得“哇,好好看!”的汉服基本上都长这个样子?? 第一感觉就是好看,紧跟着第二感觉就是“浮夸”,日常一定不方便,功能仅限于某天某个特定场景需要摆拍... 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稍微有一点知识和审美的人都会发觉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 既然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什么跟它相提并论的不是韩服和服,而是Lolita、JK这样的亚文化服饰?并且被合称为“破产三姐妹”?为什么它们会被看作是一种“坑”,“入坑”时非常狂热,而一旦热情退散后就“退坑”?对这种现象进行剖析,会发现它们本质上是相近的:都是迎合了年轻人喜好的亚文化服饰。 这种“汉服”几乎没有任何的“传统”成分,有的只是现代“古风”。也就是“满足现代人审美的仿古装剧戏服”,其实就是这种当下十分盛行的服饰现象。 另外还有dy上十分火热经久不衰的“见到同袍要行礼”迷惑行为大赏。 正常版本?? 非常规操作?? 你在路上遇到不认识的人向你行礼尬不尬啊?又或者你向不认识的人行礼尬不尬啊?古代也没有向不认识的人行礼这个说法啊?最离谱的是,一堆萌新还是小学生竟然还会问:在街上遇到同袍怎么行礼?那么下次我上街就穿这身:也别行礼了,改磕头吧!另外“同袍”这个旧词新意的东西就让本语言学“专家”很莫名其妙:讲道理,赋予旧词新的意义,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考虑,那也得是新的传播媒介出现之后,因为人群的广泛传播应用才被收录的口头语言的官方化表现吧?头一次见因为一件衣服,传播改造了信息...是在下肤浅了...我们终于要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校服改成汉服大家怎么看?有人放出苏州国际私立学校的汉服照片??,不过也有更多的人(包括学生党)表示他们并不希望校服变成汉服,包括一些汉服爱好者。首先要申明的是,我从没有反汉服,我反对的是汉服做校服。汉服美不美见仁见智,主要看穿的人,吴彦祖穿化纤运动校服也有人暗恋,宋小宝穿得和西门吹雪一样在校期间大概率也是独身。作为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先想到的问题就是高考大省的学生们有没有为了穿汉服上学早起半小时的可能性?大概率是我的话会选择多睡半小时...其次,这种不伦不类的穿帮体验对弘扬传统文化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可能性是只会逼死强迫症。要COS就要有诚意,要有浸入感,要让人感受到古风的美,不能穿着汉服穿运动鞋去50米往返跑,那个画面就是:风一样的男子。有位父亲在某乎留下了真挚的回答,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是这样考虑汉服作为校服的问题的??:底下的评论里,很多家长们都站出来支持:从实际角度出发?? 实际角度出发号?? 细致型家长?? 嗯...这句“斯文扫地”堪比“东厂下班”??汉服当作校服,确实也是很有趣的话题了。往期精彩#你听说过“熬鹰”,但是你听说过“熬狗”吗?#有哪些十分流行却不正常的价值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6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又一电影进军五一档,从校服到婚纱不支持不
- 下一篇文章: 你想要的萌款格裙这里全都有L1,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