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整理上映档期排片的影视作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规律现象。大部分的犯罪片集中在各大节日假期以及贺岁档,“喜剧片“集中在寒暑假档,而”青春“爱情剧则大部分处于暑假前后。有趣的是,其他的片子只是集中在这些特定的档期,而”青春剧“偏把定档卡在6-8月份的时间。刚开始没有想清楚原因,后来前段时间突然脑子开窍了。原来是“高考”啊,高考这段时间学生有了“自由”可以去看电影了,面对“毕业季“的分别,谁都想留下点什么。这个时候各大影视公司就出来搞事情了,唤起一波回忆杀,然后赚多点钱。这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但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却也是真的令人很是失望了。没错,我说的就是这部《少年派》。

“少年派”的故事,我们要从“江洲”说起,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的导演和编剧却把镜头转向了“上海黄埔滩”,要不是“上海”太出名,真的很有可能会被导演组给骗了。当然这点也不算什么了啦,我们的女主刚入高一的时候,就被父母送进了全市最好的高中,这所高中的名字也是十分的前卫,直接取名“精英中学”。说到这里,是不是隐隐约约在哪里见过这桥段。当然了,你肯定见过,早在不少的言情喜剧和各大魔幻传奇小说中就出现过无数次了,你要是没有见过才是很“稀罕了”。而我们要说的故事,也是正是从这”魔幻现实主义“的言情喜剧中开始了。

我们的“精英中学“位于”江州市“最好的地段,坐北朝南,宿舍更是一年四季都是无需担心季节的变化带来的温度。我们的宿舍虽然是4人间的宿舍,但是装修却是豪华顶级的配置,一看就是”超级富二代“才能够享用的VIP包间。我们的校服也是直接采用了是短裙配西装,和国内的其他学校”不能够膝盖“的裤子相比,”精英中学“实在是太前卫了。当然了,我们的父母还不忘了也要调侃一下的。父亲半夜的时候睡不着,母亲这个时候就想要去做点什么羞羞的事情,但是这个调情的文案和拍摄景别的角度,不也太过于刻意和挑逗了吗?

学生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女同学每天忙着梳妆打扮,各种烦恼参加什么什么社团,然后忙着各种社团交代下来的任务,连我们的男主也是个公子哥,上课戴着耳机,老师点名了,才把耳机摘下来喊到。那你说,这些事情你要是做的很好把,也无可厚非,并且你学习成绩好。但是从剧中给出的事情线来看,根本不知道这群高中生是怎么学的,上课每天传纸条,说悄悄话,走神发呆,下课就是大脑参加社团,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打突击战。还每次打了之后,都能够考个班级前几。就算你是天才也行,但不可能全班的人都是天才吧。难怪有人直接评论道:“喜欢这部剧的人,可能都没有读过高中“。这部剧显然是没有诚意的。

话又说回来,这部剧的编辑六六,当年也是写出过《蜗居》直戳人心现实主义题材的热播剧的。那一年《蜗居》多火呀,甚至当时影响不了年钱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可如今到了《少年派》这里呢?除了套路和摄影上的美感之后,什么都没有剩下了。我想除了是因为六六自己陷入了资本的怪圈的蒙蔽之后,我实在是找不到其他的原因。这部《少年派》搁谁谁都可以写,大不了就是《同桌的你》+《恶魔之吻》+《匆匆那年》+《致青春》等那些经典电影的桥段糅合在一起就行了嘛,六六为何又非得趟这浑水呢?

生活本身就不是电影,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真的如电影中那般,浪子回头,努力十几天欢声笑语,互相打气然后考上清华北大,步入职场,平步青云,登上人生财富的巅峰。我们的生活是琐碎且平静的。你努力去拼搏,你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你能够有所收获。而在这部影片中把这些生活描写得实在是太过轻浮和清淡。青春到底是什么?我们也很难去讲清楚的,但是我们知道青春除了懵懂的喜欢之外,还有辛酸苦辣甜。而《少年派》离我们的青春实在是太远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d/1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