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国色历代名家画牡丹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88060.html 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牡丹之做为国花已是人们心目中既成之事。古人即称牡丹为“国色”、“国香”、“国艳”、“国貌”等。牡丹与其它花卉相比,不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花朵硕大、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绚丽多彩、姿态优美、气宇豪迈…,确是观赏花卉中无可比拟的上品,所谓“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赞誉绝不是偶然的,是历史选择、鉴别的结果,历代画牡丹者众多,牡丹花是中国花鸟画中常用的题材之一,尤其在现代民间和广大普通爱好者中是最受青睐的花种。因图富贵之意,人们把牡丹作为亲朋乔迁、结婚的礼品,因此牡丹画在市场上最好买,明代山水画四大家之首的沈石田曾有买胭脂画牡丹的想法,看来人们喜欢牡丹是悠来已久的。 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牡丹高贵的气质,以及姹紫嫣红的花色在历代的绘画作品中都是给人富贵祥和之感,画中的牡丹花与其它花鸟或是山石的组合,有着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时也成为家居或一些公共场所装饰的艺术品之一。“富贵长春”牡丹花与月季画在一起,因月季叫长春花,因此有富贵绵延的寓意。“满堂富贵”牡丹和海棠画在一起,寓意富贵吉祥。“四季富贵”牡丹与水仙、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有一年四季富贵吉祥的意义。“神仙富贵”牡丹与水仙画在一起,寓意神佑富贵、吉祥幸福。 历代名家国画牡丹作品大赏 清马逸花鸟画工笔牡丹《国色天香图》 《国色天香图》是一幅富丽堂皇的工笔重彩花卉图。图中的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绘出,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国色天香图》堪称“中国牡丹第一图”,是中国古代牡丹绘画最杰出的作品。 清余稺小品清宫廷工笔花鸟画牡丹《花鸟图册》 此册共十二开,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的造型准确,栩栩如生,说明画家有扎实的写生功底。此图册绘兰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石渠宝笈》著录。 清郎世宁小品花鸟画《仙萼长春图之牡丹》 此图册分别描绘了牡丹、兰花、罂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鸟。构图上取法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格局,以虚托实,注重对所绘物象的突出。在表现技法上,则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石渠宝笈》著录。 清恽冰《牡丹图》国色天香花鸟画小品 款题“蒲塘秋艳,抚南田公本,女氏恽冰。”钤“恽冰”、“清于”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整幅运用没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荷花则以粉红色点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色阶层次丰富,色调深浅过度自然,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 明徐渭《水墨牡丹图》花鸟画立轴 牡丹是徐渭最喜欢画的花卉之一。徐渭的大笔写意牡丹前无古人。他不用色彩,仅以泼墨为之,无论花头及叶皆大笔点染而成,仅枝茎及叶脉用线条画出。此作牡丹花头用蘸墨法点花瓣,花瓣内端深外端浅,花头中部浅周边深。花头点成后,趁湿用重墨点花蕊。整幅作品无论布局、笔墨,均泼辣豪放,气势逼人,立意鲜明,水墨润泽,极有生意。虽是水墨画成,却有富贵庄严之相,属徐渭代表作之一。本幅自识:“四月九日,萧伯子觞吾辈于新复之兰亭,时费先生显父至自铅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阳,并有作。余勉构一首,书小染似伯子。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分水邻封会,双珠明月胎。今朝修褉地,益见永和才。天池中漱者渭。铅建两道,首尾相接,共分水一关,故颈联云。”钤:“文长氏”(白文)、“天池漱仙”(白文)、“青藤道士”(白文)印。鉴藏印:“苏士伯安珍藏”(朱文)、“正气斋鉴赏印”(白文)。 近现代于非闇《牡丹魂》国色天香花鸟画立轴 于非闇先生的这件作品创作于年我国宪法公布之日,表达他欢欣鼓舞的心境。作品主体是一株牡丹和几只小雀、数点蜜蜂。为把牡丹雍容华贵之姿表现出来,画家采用了低视点的表现手法,把地平线压得很低,整个背景不画一物,用一片纯净来衬托风姿绰约的牡丹。牡丹枝干遒劲,在碧叶繁茂中花朵盛开,数点蜜蜂忙忙碌碌,围着花朵转来转去,四只小雀在枝干间嬉戏。在画家精心的经营中,欣欣向荣的富贵之气溢满画面。 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图》花鸟画立轴 《虚齐名画录》著录。图中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这种丰满的构图如肖像般使我们能直观地欣赏这娇嫩柔美的荷花。细腻的笔调把荷花的清纯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入木三分。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 近现代于非闇《玉堂富贵图》国色天香花鸟画立轴 奕正神采,“松脆隽永”,心存浩然,“很有兴味。” 近现代陈之佛《牡丹富贵图》花鸟画立轴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可谓别具一格。他的创作,殚精竭虑,汇古创今,开拓了前无古人的新意境。傅抱石给陈之佛的《寒梅小鸟》题过这样的两句诗:“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後,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陈之佛在花鸟写画的创作上强调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并把丰富的图案技法融汇於绘画创作中,从而强化了花鸟画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浓郁装饰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渊深的文学修养更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有诗一般的神韵,他创作的画面永远给人丰厚隽永的美的享受。陈之佛的工笔花鸟艺术,融汇了中西绘画之长,既表现出富有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严谨工细,一丝不苟,又生动多样,清新隽逸,他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宋佚名《牡丹图页》花鸟画小品 《牡丹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4.8cm,横22cm。本幅无款。钤鉴藏印“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 图绘牡丹花后魏紫,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设色艳而不俗。 明唐寅《题牡丹图》花鸟画立轴 《题牡丹图》是唐伯虎的一幅画作,这是唐伯虎题在自己画作上的一首诗。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 近现代于非闇《蝶影牡丹图》国色天香花鸟画立轴 20世纪20年代,于非闇曾从齐白石学篆刻和写意画,30年代改画工笔,在北京画坛环境和张大千等的影响下,攻摹宋画,写赵佶瘦金体书,成为北京地区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年,北京古物陈列所成立“国画馆”,招收有一定功力的年轻画家,通过授课和临摹古代原作,加以深造培养。于非闇和黄宾虹等,被聘为该馆导师。40年代以降以花鸟画名世的田世光、张其翼、郭味渠、俞致贞等,皆曾研学于该馆。于非闇的工笔花鸟,其勾勒能刚能柔,填色匀厚,在写生、白描、渲染各方面都有深厚功夫,画风雍容典雅,对传承与发扬宋代院画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图是其晚年之作,以老舍庭前所种大丽花为“画稿”,并赠送老舍先生。粉红的大丽花在春风中摇曳,两只蜜蜂飘忽飞来,更增加了作品的诗意。 近现代于非闇《墨牡丹图》国色天香花鸟画立轴 款识:故都墨牡丹曰守黑、曰墨魁、曰众生黑、曰墨洒金,色香皆同,只花瓣小有不同耳。此墨洒金,故内御园所植,年已逾百,故花特大。戊子秋非闇并记。钤印:于照私印、非闇六十后作。 近现代于非闇《牡丹蜂雀图》国色天香花鸟画立轴 画花木禽鱼,从宋人钩勒入手,雕青嵌绿,富丽绚烂。白描兰、竹、水仙,尤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于艺术事业,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门钓鱼记、艺兰记、豢鸽记(有英译本)、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卒年七十二。 清钱维城《国色天香图》牡丹花鸟画立轴 钱维城的《牡丹图》是乾隆皇帝旧藏,后赐与大臣英和,其意义可与《石渠宝笈》等同。“此图用笔秀丽,艳丽的色彩渲染却十分素雅,体现了钱维城的审美趣味。所绘之花朵枝叶刻画极为精细,枝叶舒展婀娜。虽说钱维城的山水画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逊色,而且留世花卉画作较少,此幅《牡丹图》更是色泽润藉,笔法俊逸,—派明丽清新。”据了解,《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内收录钱维城书画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清宫对其艺术造诣的赏识。此外,《清史稿》卷更赞扬钱维城的花卉画作“花卉传色尤有神采”。 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图》花鸟画横轴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自古就有种牡丹、赏牡丹之风。牡丹,花大色美、雍容华贵、芳香浓郁,自古就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家居字画装饰中悬挂一副国画牡丹图不但能够美化居室、陶冶情操。还能给居室带来吉祥之气,因此牡丹装饰画成为家居装饰字画的首选。 金佚名《牡丹湖石图》花鸟画立轴 相传常于晓露未干时,细心观察花卉,对花调色摹写,所作精于晕染,明润匀薄,特工敷彩,色若堆起,惟笔迹较为柔弱。 明沈周《牡丹图》国色天香花鸟画立轴 牡丹图中写生画一枝牡丹,绽蕊怒放。墨法纯熟,以极淡墨写花枝,墨色中加入汁绿写叶,淡墨写花,形象生动。上方有作者长篇题词。沈周(—),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擅画山水,笔墨坚实豪放,虽草草点缀,而意已足,形成沉着酣肆的风貌。兼工花卉、鸟兽,擅用重墨浅色,别饶韵致;也偶作人物。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徵明等,咸出其门。后人把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清徐扬《牡丹山鹧图轴》花鸟画立轴 此图为雍正乙卯()新春上元节供花写生之作,画面展现春暖花开,岁首迎新之喜气。画中盆景将数种花株移于瓷盆之中,并依高低比例与花色特性交错植栽,为插花与盆栽艺术之完美结合。石表寿,加水仙、天竺,为「天仙拱寿」;旁搭百合、柿子、灵芝、苹果,另有「百事如意」、「平安如意」等寓意。 清陈枚《四季花鸟图屏》牡丹花鸟画立轴 此花鸟屏共八条,绘四季花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配以四时禽鸟。由于作者有西洋绘画的功底,所绘画鸟造型准确,赋色大胆艳丽,栩栩如生。西洋技法加上传统绘画的笔墨意趣,使画面韵律生动,极富表现力。作者为宫廷画家,此八条屏作于雍正丙午,即公元年,是年作者因供奉内廷有功,获赏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衔。 清恽寿平《山水花卉神品册页之牡丹》花鸟画小品 《山水花卉神品》册页作于康熙二十三年(年),恽寿平时年五十一岁。册页共十开,花卉其七,山水其三,作者自题为拟古十种。七开花鸟,除了一开水墨竹石仿赵孟頫笔意,其余都是没骨设色,正是恽氏当行本色。没骨画法即不用勾勒,多以晕染造型写意。此册中《牡丹》、《桃花》两开最具典型。牡丹作盛放之态,花辦重重展开,层层叠叠,俱交代清晰,却不见勾勒的痕迹,只以色彩晕染,造型赋色,一以出之。桃花花辦娇小,花形简单,便直接点染而成。这样的描绘,最能表现花卉的娇嫩生动,没有僵滞迟涩之虞,色深而重的,显得雍容艳冶,色轻而淡的,显得文秀婉约。恽氏用色,堪称一绝,重而不俗,艳而不妖,淡则不觉寡淡,轻则不显轻薄,配搭协调,恰到好处。其山水分別拟赵伯驹、曹知白、方从义。恽寿平的山水用笔清灵飘逸,气息俊秀潇洒,与当时主盟画坛老成持重的四王风尚相比,別有一段裊娜风流的韵味。恽寿平善诗文和书法,与其绘画相配,更能相互生发。恽氏诗格超逸,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得其神髓,遒逸可爱,画笔生动,被称为“恽体”。恽寿平的诗与其书、画有同样的意趣与韵味,他为《牡丹》一开所题的诗,正可作为这件册页的旁注:吹罢琼箫咽凤尘,粉痕暗减镜中春。低垂翠袖红妆侧,舞倦龙绡一美人。 清李鱓《玉兰牡丹图》花鸟画立轴 这件藏品纵.5厘米,横66厘米。纸本设色,上边画有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娇艳欲滴。画幅的右上角有“乾隆三年八月复堂李鱓写”的题款,下边有钤印“复堂”。还有鉴藏印“吴荣光印”。 清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之牡丹》花鸟画小品 每图各有恽寿平题识,分别钤“寿平”白朱文印、“正叔”朱文印、“寿平”白文印、“恽正叔”白文印、“寿平印”白文印等。每图各有乾隆皇帝题诗一首。鉴藏印有:“乾隆御赏之宝”、“淳化轩”、“石渠宝笈”、“臣庞元济恭藏”、“虚斋至精之品”等二十余方。本图册第三开、第十开分别署年款“乙卯秋”、“乙卯十月”。此山水花卉图册分别描绘鹅群、荷花、山水、古木寒鸦、牡丹、乔柯急涧、夜雨初霁、菊花、兰花蝴蝶花、溪山行旅等。全册为作者临仿宋、元、明诸家。山水以宗董源、巨然、米芾、赵孟頫诸家为主,秀骨清幽,富有文人书卷之气。花鸟以宗徐崇嗣、赵昌、沈周诸家为主,重视写生,力求形似,如第五开的牡丹,技法灵活,宗法徐崇嗣的没骨法,同时又强调“与花传神”,力去华靡,追求“澹雅”,不刻意求工,唯求自然天趣,揭示出恽寿平一向所追求的平淡超逸的审美意趣。 清华岩《牡丹竹石图》花鸟画立轴 华喦的花鸟博陈淳、周之冕、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了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他重视写生,将花鸟的动人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又不失笔墨上的简逸生动,他画的花枝,用笔细挺、弹性十足。 五代徐熙《玉堂富贵图》 花中之王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同时,也是历代画家用来表现吉祥、富贵、美好的题材。如把牡丹与白头翁画在—起,就叫作“富贵白头”。中国古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徐熙的这幅画,将牡丹和玉兰、海棠相配,因此得名《玉堂富贵图》。《玉堂富贵》此图是一幅竖轴画,画中牡丹、玉兰、海棠布满全幅,花丛间有两只杜鹃,图的下方,湖石边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的野禽。枝叶与花鸟,先用墨笔勾出轮廓,然后再敷以色彩。玉兰、牡丹、海棠,白的淡雅,粉的娇媚,在石青铺地儿的映衬下,更现端庄秀丽之气韵。这种满纸点染,不留空隙的画法,显然是受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北宋赵昌《岁朝图轴》花鸟画立轴 “岁朝图”上虽有赵昌的名款“臣昌”二字,但以笔墨画风及苔石坡草等的画法而论,则不似宋代风格。诗塘上乾隆皇帝题曰:“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而从画幅边缘裁切的不甚自然来看,当有此可能性。赵昌善画花果,常于清晨朝露下,遶栏观赏花卉,并即时描绘之,因自号“写生赵昌”。然传世的作品甚少,故已难于确认其绘画风貌。 御题行书:满幅轻绡荟众芳。岁朝首祚报韶光。朱红石绿出画院。写态传情惟赵昌。只以丽称弗论格。稡于多处若闻香。宣和好画非真好。迹涉竽吹热闹场。江少虞谓赵昌画若染成。不为采色所隐。是帧写生工妙。信非昌不能办。第玩其结构。下截布置分明。水仙已居其半。而湖石以上仅五寸许。花朵繁密。略无余地。枝干俱未能展拓尽势。名人章法。殊不如此。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然昌画不多觊。吉光片羽。亦自可珍。既题以什。并识所见如右。丙申岁朝。御笔。钤宝二。乾。隆。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铺殿花一条谓:“江南徐熙辈,于缣素上画丛豔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供宫中挂设。又有装堂花,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盖略同于今之图案画,该幅构景命意,或此一派之流衍。 来自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d/3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缘差明星朋友寥寥婚礼星光黯淡志玲低调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