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科大少年班并非天才集中营也会挂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本文为综合报道 沿着中科大主干道——天使路一路向南,与李政道当年曾演讲的水上报告厅相邻,一栋浅灰色的教学楼其貌不扬,但楼前“少年班学院”五个大字,却在中科大人心中颇有分量。作为中科大“皇冠上的宝石”,39年来,少年班一直在探索,早出人才的宗旨日渐淡化,学生构成也发生了改变——少年班已经由当年的一个班,成长为以“少年班”命名的学院。 中科大少年班开办于年,这种少年班模式一度被众多大学效仿,如今开办少年班的高校却寥寥无几。39岁的中科大少年班如今发展怎样?在外界看来带着神秘、传奇色彩的少年班,有几多故事?开办以来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记者近日走进“中国科大少年班”,一探究竟。 图源:人民日报 少年班:从“科大开创历史”到“国内一哄而上”再到“坚持创新前行”,始终寄托着时代对人才渴求的梦想“我一直有少年班情结。初中时就报考了,但遗憾当时没考上。”20岁的少年班大四学生唐榕来自江西,高三时她因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终于梦圆少年班。 “高三,我算大龄了。”唐榕说,如今少年班通常选择高二以下的学生,不过虽是高三,她年龄仅有16岁,算是被“高龄破格”录取。 在记者面前,唐榕始终专注倾听问题,一直平静回答着求学历程。 高智商、超专注、特执着,这是大多数少年班学生的共同特征。 经历少年班4年学习后,唐榕下一站将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深造。她的很多同学,也即将奔赴祖国乃至世界各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等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 中国科大曾做过统计,过去年来中科大少年班共毕业超过名本科生,约90%考取国内外研究生。毕业10年后的学生中,有超过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另有55%投身于企业界、19%活跃于金融界,在世界强任职者达到35%。 年少年班的创办,寄托着一个国家对人才的渴求。 早在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就向我国领导人提出建议——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少年班的设想由此浮出水面。 彼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科技人才严重断档,“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问题。从少年人才入手,主要是为了打破当时不重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状况,能使全国各类人才培养步入正轨。 年,一起推荐“13岁天才少年——宁铂”的新闻事件,直接催生了少年班的创办:江西一教师致信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方毅,并随即得到批示。方毅和宁铂对弈围棋的照片,一时轰动全国。 14岁的少年大学生宁铂(左)和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对弈。新华社资料图片 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大力支持,中国科大创建少年班并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的11岁,这期就包括当时大名鼎鼎的宁铂、谢彦波等少年。 “神童”们在年的合影图源网络 一时间,少年班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诸多“神童”“天才”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受宁铂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在学围棋。 王永,现任中国科大信息学院副院长,15岁参加了年的秋季高考,考取安徽省长丰县第一名。“我对少年班非常向往,为此又专门报考。” 和王永同班的,还有如今的百度总裁张亚勤。入校时12岁的张亚勤,在地图上费尽心思寻找合肥,那时地图用圈标明城市大小:北京有三个圈,家乡太原有两个圈,而合肥只有一个圈。 进校之后,同学互相询问高考成绩。自以为高考成绩不错的张亚勤,知道山西高考第一名约分,而他问到的一个来自江西同学分数为分。他写给母亲的信里感叹:“合肥很小,科大却很大。” 首批经半年预科学习的21位学生和67位参加过年秋季高考招收的少年大学生,合并成一个班,开始了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常教育实践。 在当时高考中断十多年的形势下,少年班给正规高等教育的恢复发展和人才意识的唤醒,产生了“冲击波”式的推动作用。年教育部决定,在北大、清华、北师大、吉林大学、西安交大等12所重点高校开办少年班,扩大试点。 年,中国科大成立少年班。这是少年班的学生在上物理实验课。新华社发 但作为人才培育试验田的少年班,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伴随当时媒体和社会的过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d/4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学组看完这些公立学校,你还会吐槽中国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