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校服是“贴身的美育”。

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校服伴随着孩子一路成长,更伴随了他们审美建构的关键时期。

一件好的校服,不仅是“行走的校园文化”,凝结着校园的精神风貌,更被赋予了美育意义,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审美。

你还记得你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吗?

年代“面口袋”运动服

单调的蓝白色、肥大宽松的裤腿管儿…这样典型的“中国式运动校服”,贯穿了90后一代人的青春。

年代南外仙林校服

来到00与10年代,熟悉的运动校服不见了,中国各地的校门口,“不约而同”地涌现出一群穿着西式制服、日韩式制服的孩子。

这样千篇一律的校服,能够熏陶孩子的审美能力吗?

近来,甘肃一所中学新推出的校服,就因为把敦煌文化“穿”上了身而意外走红!

衣领绽放花朵,衣袖飘动卷草。这套独特的文化校服,来自甘肃敦煌四中。

其校的教师介绍道:“敦煌是东西文明交汇之地,因此在校服设计上也力求体现文化交融。制式上采用现今流行的西式制服,配色与图案则富有浓郁的敦煌特色。”

这一套校服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领口、袖口这些细节之处的纹样,取自于敦煌藻井上的团花卷草纹。

色彩上也颇有考量。上服采用藻井图上的青色,表达乐观、含蓄、不张扬,裙装与裤装采用藻井图的底色,意为温暖、收获与希望。

把“敦煌文化”穿在身上,这样的校服,不但经得起审美,更富有内涵。就连往日不爱穿校服的学生们也不掩喜爱:“穿着它,作为敦煌人的我特别自豪。”

除了敦煌四中,不少学校的校服也曾美出圈。

比如重庆外国语学校的校服就让人眼前一亮,上衣是优雅的英式传统衬衫版型,别致之处在领口,精巧细致的中式立领盘扣,不但让让孩子的面貌更显精神,同时传承了中国服饰之美。

传统的“中国式运动校服”,虽然上身舒适方便,却难免欠缺美感,富有特色的更是鲜少。

随着审美升级、外来文化的输入,今天的孩子早已不满足于陈旧落后的校服设计。因此,这些年许多学校的校服都进行了美学升级。

然而,不少学校舍弃了难看的“面口袋运动服”,却又陷入了千篇一律西化的困境。而千篇一律的后果,便是审美疲劳。

其实,想将校服设计得出彩,我们中国自己的校服,就值得借鉴!

回看上个世纪,在不同年代我们都有着不同风格的出彩校服设计,或温文尔雅、或青春活力、或延续传统之美,各富特色而不乏中国之味。

年代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校服

年代五四装(文明新装)

年代新式旗袍校服

年代北京清华大学校服

这样富有美感的校服,学生们穿上身就如同浸润于“美的教育”之中。

不仅仅校服能够承载美育,校园的美丽建设亦是如此。

3-5岁是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也是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在美育倍受重视的今天,幼儿园在校园环境的打造上也愈发“内卷”。

比如这所“北京风”幼儿园,不但将优雅的现代建筑与传统的清代四合院巧妙相连,更摒弃常见的高饱和度色彩,沿袭了紫禁城的红墙黄瓦。

当有家长问蒋勋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蒋勋回答道:“我们不一定要通过看康德的美学才知道什么是‘美’,其实把孩子带到一朵花前面,他学到的东西远比理论要多。”

美育,是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

好看的校服、优美的校园环境、富有品味的家具陈设…美育既不曲高和寡也不高深莫测,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便能帮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展开美育。

那么,作为时尚美育人士,我们又该如何从细微处去启迪孩子对于美的观察力呢?疫情之下,少儿美育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12月18日,《学模特》时尚美育年会将携手业界资深人士带来一场观点荟萃的时尚美育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把脉行业发展、探索行业新向,《学模特》在此,恭候每一位专业人士的莅临。

#学模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1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