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77.html

7月19日下午,中国记协专门就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不实报道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围绕食药安全领域不实报道典型案例,剖析其成因和危害,深入探讨治理措施。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孝汉主持会议。

新闻报道作为公众获食品药品领域相关新闻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传播的内容与知识是否科学、客观、全面,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认知、态度与行为。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在曝光、揭露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发现监管漏洞,制止谣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不少由于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知识欠缺、不实渲染,造成公众恐慌,造成行业巨大经济损失。

会议认为,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报道,科学普及食药安全知识,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慎重核实具有争议性的重大题材;抵制不实报道和谣言,需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大正面宣传,提高公众的鉴别能力。有专家建议,要对造谣者加大惩治力度,建立联合惩戒机制的同时,也要加大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呼吁食品药品领域的“正规军”要敢于站出来说话,防止伪专家占据舆论阵地。

作为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委员,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在会上表示,食品药品安全既具有社会性,更具有科学性,食品药品新闻报道要求真、求证、但不求震,对媒体采访要“零拒绝”。据介绍,为了让公众能更便捷的获得食品药品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做了大量工作。总局网站根据公众的阅读习惯进行了升级改版,提高信息展示强度,优化查询服务功能,将公众最关心的上市许可、监督抽检、风险预警、产品召回等信息放在显著位置;开通公众留言,回答公众问题。与中国政府网、人民网、今日头条等覆盖广、影响大的网站和APP互联,推送公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