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流中挣扎上岸,浑身湿漉,满心疲倦。一年开年冬夜,十万年轻人涌向北京工体,地铁二号线被迫限行。工体之内沸腾如海,尖叫声如海风般狂放,开场音乐响起时,无数荧光棒从高台扔下,像一场绿色暴雨。透过雨幕,五位年轻人走向舞台中央。他们是韩国组合H.O.T,平均年龄不过23岁,但却成为声势浩大的韩流起点。高潮处,全场韩语合唱,有人唱至忘我,演唱会后失声了一个星期。第二天,韩流淹没报纸版面,自此之后,工体成为检验歌手人气标杆。工体领导戏言:韩流扭转了工体风水。让一代人声嘶力竭的韩流,就这样到来,年轻人借此和上一代区隔。他们学着H.O.T,刘海遮眼,裤腿拖地,闲步街头,即便是校服,也故意选大号,松垮即时尚。两年后,北京西单华威商场6层,开设韩国城,占地两千平,成为许多人的潮流圣地。汉城的新品玩具,不出3天就能现身货架;成筐出售的当红偶像团体胸牌,就像另一批身份标签。央广开设《聆听》韩国节目,一天能收几百份来信。有歌迷折了只千纸鹤,每只都用韩语写着H.O.T我爱你。年,《蓝色生死恋》在内地21个电视台同时播出,当年中国共播放次韩剧,韩流来势汹涌,年轻人借此宣告存在。《那小子真帅》中的火星文急速走红,配合各类符号,组成年轻密码。90后一代以此划界,不希望被打扰。QQ空间要有哥特封面,背景要用沉珂音乐,签名要有刻骨悲伤,自拍要45嘟嘴,涂着阿宝色或用黑色唇膏。许多人懵懂着被卷入急流,“如果不追,就感觉被抛弃了,和朋友也没共同话题”。最后,韩国开发的《劲舞团》成为身份秀场,千万年轻人在虚拟舞台上纵情歌舞。劲舞团官方曾发起万人签名上墙活动,活动倡议说:

用属于九零后的年轻气势一呼百应,来声援属于自己这一代的时尚风范。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抽取10名幸运玩家,奖品是一双匡威硫化鞋。浩荡的急流,席卷都市后,扑向更广袤之地。年,11岁的广东少年罗福兴,发明了杀马特造型。3年后,他通过五个核心QQ群,引领着20余万杀马特少年。兴致冲冲的年轻人们,急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在群内用火星文留下宣告:当非主流变成主流,我依然非主流。然而,改变很快到来,年起,每年都有几万人退出QQ群。罗福兴本人,也剪掉长发,到理发店做起了学徒。曾经的劲舞团女孩,忽然觉得那些火星文幼稚,虽然风格独特,但不是真的自己。她将QQ资料全部改成了英文,仿佛从一场洪流中挣扎上岸,浑身湿漉,满心疲倦。二潮流的故事很快有新章节。人们投身潮流,不光为寻求区别,更为寻求支撑。年,东北青年天佑一夜增粉40万,他25岁生日那天,全国各地的主播前往锦州给他祝寿。他带起的喊麦风潮,一浪接一浪地漫过乡野和都市,粉丝说只要会喊麦,我们就是有组织的人。一年后,冯提莫辞去老师职务,在斗鱼开启直播,千万粉丝守在直播间听歌,支撑寂寞的夜晚。年,papi酱首次直播,8家平台同步,高峰万人在线。00后觉得papi酱懂他们,“她和我们是一个次元的人。”在微博,支撑的需求更为强烈,大批年轻偶像,从韩流余韵中诞生,成为新的潮流支点。他们变得越来越相似,可以没作品,可以没唱功,但都要乖巧温和,有着干净颜值。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说:

“这代人生活在一个消解、解构、什么都无所谓的文化环境里,美好、积极、纯粹的情绪反而是他们的稀缺品。他们更愿选看起来很干净,很纯净的人作为偶像。”

对年轻粉丝而言,偶像即支撑,而生活也因此被左右。他们模仿明星的妆容,追捧着明星的衣着,明星喝过的奶茶会瞬间成为爆款,就连偶然摸过的邮筒都成打卡圣地。他们晨起会打卡问安,午休会维护评论,入夜会

偶像倾诉心事,潮流裹挟向前,而偶像即图腾。年至年,国内8档偶像养成节目,产出了位偶像艺人。一个工业造星的时代到来,最后,连德云社都成了追星去处。相声搭档变成CP,戏曲小调成为时尚,德云社五人代言服装,两小时卖出12万件。相声演员孟鹤堂,随身会带一只眉笔。甚至不同相声演员都有了不同颜色应援灯,张九龄是橙色,孟鹤堂是蓝色,而一片星海灯,专属岳云鹏。在灯光中奔跑久了,追星者也会惘然。潮流变化太快,人设也时常崩塌。更年轻粉丝,开始寻求二次元偶像的支撑。年,有人花费千元购买动漫人物“初音未来”演唱会门票。虚拟的帅哥萌妹,虽然不会互动,但起码人设不会变。只是看久了也会寂寞,那些繁乱的光影,就像急流带起的无尽泡沫。三韩流、主播和偶像,覆盖了90后青春,而潮流之中,年轻人开始反思追逐的意义。在南京读书的褚汉辰,曾亲历过一次饭圈争吵。两群人为了维护各自观点,晒出买过的唱片、门票和周边。饭圈规则,谁拥有的东西更珍稀,谁就更有话语权。 褚汉辰也兴致勃勃地翻箱倒柜,但找着找着,他看见纪念册封面,偶像站在东京巨蛋舞台上的身影。    

“当时就觉得,他的人生多出众、多闪耀、多成功啊。而我呢,我在做什么?以维护一个比我厉害那么多的人的名义,浪费着自己的人生。”

最后,他没有拍那张照片,也没有参与那次争吵。他想去过自己的人生。和他类似,知乎网友“南半球的沙耶加”,醒悟也在一瞬之间。大二时,他逃课前往另一个城市看偶像演唱会。粉丝见面会上,他从早晨等到下午,主办方频频催促,偶像却在后台迟迟不肯露面。烈阳之下,他忽然清醒,转身离开。第二天,他前往另一个城市散心,并告诉自己:这辈子我再也不为无关紧要的人而活了,我要让自己活得开心。不再追求与众不同,不再寻求陌生支撑,当追逐迷失方向,总会回到起点。滑板达人不再迷恋潮牌打扮,而是研究滑板文化;球鞋达人不再执迷收集,而是考证球鞋历史;潮牌电商总裁劝告:不为了潮流去追潮流,才是真正的喜欢。而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说:潮流终归是对真实自我的认可。做真实的自我也许很冒险,但能指引我们连结更广阔的世界。80后华裔设计师王大仁,大二辍学,筹备个人品牌alexanderwang,他不愿追逐当时的时尚潮,而是把街头元素嵌入作品中。美国时装协会主席偶遇他的作品,见猎心喜,打电话请王大仁为她定制毛衣,居然被拒。王大仁称,想专心设计个人品牌。此后,他设计的镂空背心、拼接夹克等作品风靡欧美,黑衫黑发的他,已成纽约时尚标签。年,他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人榜”,成为榜单上唯一的设计师。同年,他在纽约举办出道10周年大秀,坎耶·韦斯特、LadyGaga等明星云集,星光闪耀。他的品牌alexanderwang中,wang是他的姓,亦代表追求真实的自我。当不再逐潮,故事便由自己书写。他时常想起辍学那年的夏天,他第一批设计是6款毛衣,他的哥嫂把毛衣装进小行李箱,大家去邻近社区敲门推销。那天阳光耀眼,毛衣藏着他对世界的倾诉。他满心欢喜。

作为顶级时尚设计师品牌,alexanderwang曾多次与宝格丽、宝马、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联名跨界,而alexanderwang选择联名的第一个中国品牌即是vivo。

作为第一个登上国际时装周的科技品牌,对时尚的追求与探索也一直是vivo设计的重要理念。

年初,vivo携手alexanderwang,推出了vivoX30系列alexanderwang联名限定版,创新的镜面设计,让渴望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