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

微学院社群

5分钟前:

生活的担子从来都是一样重,你觉得轻松时,不过是多了个人替你扛,当一个选择离开,剩下的那个还得继续扛,而且还要扛住。所以,那个人来了或是没来,或是来过又走了,都没区别,你永远要时刻做好一个人扛着的准备。by汪小闲

在中国,衬衫最早的变化是上海的假领子,买不起一件衬衫,又要体现我是一个文明人,就穿一件假领子,洗洗很快。这种假领子我小时候就穿过,不但有衬衫还有高领毛衣假领子。

这是中国的第一次消费升级,人爱美了,那时候衬衫是个奢侈品,只要能够做一件衬衫给到大家,就很高兴。

20世纪80年代,最出名的衬衫制造厂商是海盐衬衫总厂,老板叫步鑫生,他设计了计件工资制。原来做衬衫,无论你每天做了多少件,每个人固定拿3.5元,步鑫生说这个不行,这叫大锅饭,平均主义。怎么办?以后就是1件衬衫2.8元,2件衬衫3.6元,5件衬衫8.9元,10件衬衫的25.6元……

大锅饭被打破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人民日报》报道次数第二的国家英雄,因为他极大地提高了衬衫的生产效率。排在他前面报道次数最多的是雷锋。

这个时期,春衫还没有出生,但是创始人的母亲已经是镇里数一数二的裁缝了,她在家开了一个裁缝培训班,作为一门营生,很多女性都愿意来学做衣服。不久,她又在附近开了一个校办工厂,直到现在,那个地区的很多服装从业者都和这个裁缝培训班和校办工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步鑫生的衬衫总厂已经倒闭了,新的英雄是像杉杉、雅戈尔这样的公司,自己做品牌,HP棉的免烫衬衫,自己有技术创新,在新疆种棉花,在宁波圈亩地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单一的衬衫工厂,在全中国开家连锁店,20万个柜台,一天卖1万件衬衫。这就是传统渠道。

此时,春衫前身已经是一个拥有二十四个工人的校办工厂了,当初的裁缝培训班老师变成了厂长,带领她的学生们开始摸索着以流水线的方式制造服装,起步就是学生校服和企业工作制服。

慢慢的,春衫也不再制作简单廉价的校服和工作服了,转而从贸易公司手中接国外订单,从衬衫入手做起了外贸代加工。当时,没有技术,没有管理,直接请的日本青山集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担当驻厂指导。

就这样过了十年,突然间发现有人一天也能卖1万件衬衫了,他并没有在新疆种棉花,也没有建亩的工业厂区,也没有几千家专卖店、几十万家连锁店,他只是干了一件事——在网上卖衬衫。电商开始发生了,最早是上海的PPG,后来就有了凡客、京东、天猫。电商开始颠覆传统渠道。

进入年,发生了两件事对春衫影响深远。一是年初,我们自创了衬衫品牌在商场销售,当时请了最漂亮的销售给男客人量体,这种销售方式对男人来说是致命的,几乎没有空手离开我们柜台的客人。当十年后看到新闻说杭州有个衣邦人用美女量体师上门量体的时候我们笑了。

好景不长,我们销售火爆对同行的打击是巨大的,于是竞争对手伙同商场经理对我们进行了疯狂打压,那时候我们还年轻,没有能力应对商场老油条的这种背后小动作,于是就节节败退。

直到04年,外贸经营权放开,服装外贸出口的春天来了,我们完全放弃了内贸,因为这个时候坐在家里就能接到无数国外订单,工厂进入到大规模扩张阶段,我们借钱盖了两栋四层楼厂房,购进大量设备,并从周边省市一车一车拉来了想要务工的年轻人,站在厂门口,看着这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因为内贸受挫产生的不快一扫而空,转而产生了无数对未来的憧憬。

后来,我们虽然成为衬衫本省出口第二大企业,排在前面的是一家国企,但是我们完美的错过了第一波的电商红利,损失巨大。

另一件事在年,我们放弃了大规模订单转型做小批量和工业化定制,那时候互联网已经比较发达了,我们工厂靠着email、excel,以及合作伙伴研发的下单平台,支撑了多家定制店的衬衫定制业务。

得益于产业转型做的早,虽然从08年开始外贸明显下滑,但是我们的定制业务量却呈现连年翻番的状态,到年衬衫的定制订单达到了年均10万件,车间里同时生产的几百件衬衫,几乎每一件都不一样。

又过了10年,国内环境又发生变化了。年、年,很多企业开始上门量身做衬衫。以前在网上和店里买的衬衫都是标品,现在可以实现工业化定制了,不但能让人上门帮你量尺寸,而且还不贵,做完最便宜是元,最贵元。

这件事情可难了,有两个前提:第一,消费者发生了需求变化——我愿意做定制了;第二,我的生产线能够响应这个定制,所以工业4.0就是这里发生的。

很多人会说,你是傻子吗?为什么上门去给他做衬衫,只收元呢?因为他不是个傻子,他在想一些事:你一年得有6件衬衫,春天有春天的衬衫,冬天有冬天的衬衫,你会有不同款的衬衫;衬衫以外,你还得要西裤吧;男生买东西是理性消费,到了商场里面是缺什么买什么,很少有男生有逛店的爱好,要么就是被迫陪着女生逛店,所以男生都是一些指向性很明确的,他只要认同你说“每个男人必须有一打衬衫”,你就赢了,他需要12件衬衫,春夏秋冬,一件衬衫最多穿三年。我为什么元愿意卖给你的?因为我需要你的消费者关系。

年,原材料、人工的价格不断上涨,一直待在舒适圈的春衫也遇到了问题,我们服务的客户已经遍及五大洲,但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得消费者的购物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外裁缝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这一年,我们决定全面推进智能工厂改造,再次回到内贸市场。但这一决定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家人、工人、合作伙伴,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不想改变的理由,而我们知道,如果不改变迟早会一起完蛋,尤其是在逐渐没落的东北地区,我们离市场太远了。

年,春衫品牌终于诞生了,因为所有人都反对变革,于是我们带着几个工人又回到了当初开办裁缝培训班的地方重新创业。在分别测试了,衣邦人模式,量品模式和码尚模式之后,我们发现一件衣服能不能让客人满意并不完全取决于制作的精准度,而是跟客人的心理需求和体感有很大关系,不管是量体师还是AI量体,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要想解决售后问题,用tryon的方式给客人量体做衣服是最实用和准确的,这也是我们用了十年时间在欧美测试的结果。而模式就选择了C2M+O2O的形式。

年十一新工厂正式投产,同年双十一,我们开出第一个线下店,当时店内销售是以男装衬衫为主。

到年双十一我们有分别开了三家店,此时店内销售的男衬衫和女衬衫几乎一样多了。

到了年的双十一,男士衬衫已经完全从店内消失了,一件样衣没有,而女装这个时候已经实现了全品类定制,想做什么拿照片来就可以了,对工厂来说完全没有难度。但是男士定制衬衫照样能销售,因为我们的基础打得太好了,客人只需要选择面料和设计点,导购就可以在系统上下单,订单传输到工厂直接制作发货就可以了。

同样一件衬衫,从假领子到步鑫生,到今天的智能制造人体大数据和纳米技术,在衬衫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中国大概已经死了50万家企业了,你说衬衫到底是个朝阳行业还是个夕阳行业?反正我觉得正在做的是朝阳行业。

春衫是一个特别伟大的产品,我们从衬衫起步,不断扩展品类并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如果这个模型一旦成熟,服装行业都会被重构。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由谁来发生,但是这个逻辑存在,这就意味着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服装企业会大规模倒闭。

后记:

最近,我们在做内贸的时候又被同行打压了,跟二十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无路可退,要么加入,要么淘汰,这就是未来。

如果你想和老汪一样风骚,欢迎加入微学院服装社群,共走服装创业之路,微学院服装社群会员费用:2元每年,会员期限按收费日开始算,会员时长12个月,会员时间到期一周前,老汪会提醒续费。需要加群的,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