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兴起的无性别风,几十年前中国校服
王家怀北京中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250603/m4vjfgm.html最近“无性别风”席卷而来,成为时尚界最火热的穿搭元素之一,模糊性别的个性化单品一经推出便迅速火爆,成为时尚达人们的囊中之物。对于美的追求,本就不关乎性别,“无性别风”的时尚态度和审美理念,成为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加速器。然而,时尚界最近才火爆的“无性别风”,早就被中国校服玩过了,几十年前我们的校服就已经不分男女款了。大牌的时尚潮流趋势,也不过是中国校服玩剩下的,掐指一算,也就比不分男女款的中国校服晚出现二三十年吧。“无性别风”时尚理念的提出,拓宽了时尚达人们的着装选择,明星们似乎也很喜欢这样的装束。就算是作为尝试“无性别风”的寥寥几个先锋品牌之一,奢侈品牌Gucci也是在年才宣称他们将在年开始取消男女装划分,男女模特们穿着同样元素的设计,完全无法定义是男装还是女装,也就是说推出的衣服男女都可以穿在身上。Gucci英国童装老品牌JohnLewis百货商店,则直接在店铺里摘掉了男童女童的标示牌,取消了男童装和女童装的分区,将童装区统称为“男童和女童区(BoysGirls)”,以期引导父母们的消费,他们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商店而让男女孩的形象被固化了。这些由“Unisex”审美理念引发的、被设计师们充分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模糊性别刻板印象的举措,早就出现在中国校服身上。宽松的中国校服模糊了学生们的第二性征,加上男女同款,把头挡住,穿上校服的学生们谁也认不出谁是谁,雌雄难辨。学生们在“去性别化”的氛围中感受性别平等,女生可以穿上裤子和男生们做同样的运动,减少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的影响。然而对于在外国人眼里有着超前的时尚嗅觉的“去性别化”校服,中国学生们并不买账。放眼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甚至到大学,学生被规定穿上相同的服装,清一色的校服装束是真材实料的中国特色。学校要求得体、家长要求经穿、制造商在满足他们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的收益,又要确保质量。综合总总因素,集齐了耐磨耐脏、实用经穿、大方得体特点的校服,最后穿到了学生身上就变得松松垮垮,毫无美感可言。事实上,中国校服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养眼的,比如穿在好看的明星身上:然而穿在普通人的我们身上,画风是这样的:在学生眼里,中国校服之丑冠誉全球,有人戏称校服直接“降低了全国早恋的平均年龄”,是学生时代最想抹去的记忆。毕竟,没有被校服虐过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对比一下外国的校服:欧美日韩每个周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想要赶快看到同桌的他,又看着校服发愁,一阵胃痛飘过,根本就不想穿着土肥圆的校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但是,老外对于校服却赞赏有加。在国外街头采访外国人对中国校服的看法时,绝大多数的老外都认为这种校服穿着舒适,其中有一位美国人看到中国的校服后表露出了满满的羡慕。想不到吧?被我们无数次吐槽、拒绝穿上身的松松垮垮的无性别的丑校服,在外国人眼中居然是让人放松的优点!实际上,其他国家的大部分校服都“中看不中用”,舒适度远远比不上中国校服。“啊,羡慕嫉妒恨啊,这样最舒服了…我们的校服是好看,但是穿着不舒服…”“我小时候曾经在中国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经常穿中国的校服,冬暖夏凉的,真的很舒服。”衬衫+领带+西装外套+西裤/短裙的搭配,穿上就要时刻端着掖着,遇到体育课还要重新换上运动服。相比于要熨要烫要干洗、坐不得跑不得的西装、短裙的制服校服,穿上宽松校服的我们,身体不用受到任何束缚,想坐就坐,想跳就跳,当成运动服上体育课也完全没有问题,十分方便舒适。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往大几码的校服塞几件毛衣保暖也是完全可以的。不分男女码的大码宽松校服虽然丑,但它耐磨、耐脏、经穿、舒适方便、大方得体……甚至走在了潮流前线,我们还是应该试着去珍惜它,毕竟它风雨无阻陪伴我们走过了大半个青春时代。(文/肥猫花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12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种初恋感叫赖冠霖,当他穿上衬衫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