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幼教年会系列之国际视野印度教育
值第六届中国幼教年会来临之际,中幼君继续为大家讲述别国的教育。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吸收和学习其他国家教育理念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今天要讲述的这个国家乍一听起来并不是特别美好,一提到印度,很多人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的,是“混乱”、“肮脏”、“贫富分化严重”等不良印象。但是你知道吗?在全球强的跨国企业中,有30%的公司CEO由印度人担任,看到这个数据,在感到惊讶的同时,很多人都会为此感到困惑,为什么印度如此盛产精英?在贫穷落后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催生了佛陀、甘地这样的伟大精神领袖,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一代代印度人不断前行,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努力?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中幼君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他乡的童年》,共同了解印度的多元化教育。印度有一种思维叫Jugaad,即替换方案。因为资源匮乏,当问题无法完全解决的时候,能解决20%的问题好过什么都不解决,类似于通过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很多小问题来寻求眼前过渡的解决方案,它导致印度人不太接受所谓正确的答案。印度现在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SOLE(Self-OrganisedLearningEnvironment),是一种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重点是让孩子自己要学习。苏卡塔教授在贫穷落后的卡拉卡提村建立了云中学校,让孩子们分组学习,互相使用电脑搜索,孩子们通过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自学了英文和上网。平面设计师阿迪提和图印为女孩子的生理期设计了图文并茂的百科全书。他们认为所有重大改变都是从个人开始的,必须是来自个人,因为政府很难掌握每个人的需求,而个人更了解对个人的需要,并创造出解决办法。《中国经济周刊》曾分析过印度人在职场的三大优势,与纪录片里印度教育呈现出来的特征接近。第一,印度人善于独立思考,印度人敢于挑战权威。在好的印度大学里,挑战老师是课堂组成的一个部分。它能提供想象空间,让讨论更深一步。顾哈老师在历史悠久的西孟加拉大学授课,最受欢迎的课程是用哈利波特故事为案例教授法律。他认为他从学生那里学到的多过他教给学生的内容,大学的目的则是把马牵到水边,让他自己觉得口渴。第二,印度人非常敢说,不管对错都会说出来。印度的课堂上,挑战老师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同学们在和老师的辩论中不断深入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相比于中国学生的保守,印度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迷之自信”,他们往往在观点还没完善的时候就大胆表达,边说边想,边学边做,行动力很强。这一点从他们的“印式英语”中就可以看出来:印度人的口音饱受诟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自信的与别人交流,语言的本质就是沟通,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似乎并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哪怕是在国外的课堂上,每当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印度同学总是首先举手,也许他还没完全想好答案,但积极的学习态度往往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这一点很值得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最震撼的一点是,这里的人们深知自己的国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在不断地努力以帮助它变得更好——为了使贫困山区的孩子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有人坚持在最落后的地方修建互联网教室,让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脑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为了让社会底层的孩子也可以享受童年的欢乐,有人发起“废物变玩具”项目,不断研究如何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制造玩具;为了使青春期的女生不再因为生理问题辍学,有人公益发起“普及月经知识”的项目,帮助印度女孩们克服性别歧视,勇敢活出自我……这些人虽然出生在不怎么发达的印度,但他们没有选择抱怨或者逃避,而是踏踏实实的为解决问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种自我负责的意识让我感动。“责任”二字看似简单,含义却重于泰山,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教会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但很可惜,很少有家长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身边有太多案例可以列举:孩子摔倒了,家长拍打地面,埋怨地面不平;一年级的小学生忘带作业,理直气壮地叫家长回学校取;二三十岁的成年人,每个月还在接受父母的接济……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频频出现,让人心惊胆战。其实现在的很多小朋友都有过很多推卸责任的现象:校服日没穿校服,会找借口说是因为妈妈没提醒我穿;同学之间闹矛盾了,会首先指责对方的不是;老师问是谁没有把看过的书放回原位,所有人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大喊“不是我,不是我”。这就需要老师的教育,让没穿校服会认识到是自己忘记穿,和同学出现矛盾开始检讨自己的错误,老师问是谁没有归位,不论是不是自己,先把东西送回原位……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是教育的契机,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你往上面描画什么,他就会呈现什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自我负责的意识,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多一些经营者,少一些只会抱怨的消费者。(就像很多人抱怨我们的应试教育不好,但是有几个人真正起来为中国教育做点实事呢?如果你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自己负责,一心指望着国家来进行教育改革,这种等、靠、要,需要别人来拯救自己的心态,注定只能自食苦果。)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印度的教育是多元的,也是在无规则的混乱中,从个体里冒出新芽。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步建立起新的秩序,促成了印度社会前进的希望。在这片希望之中,可以在某种程度代表印度未来的则是女性意识的崛起。 活动 3.5天时间、17大专题模块(部分暂未公布),全球范围内近知名专家、名园长、名教师分布在19个会场进行余场分享、30位以上教研人员、名师及副高级职称以上(教授等)担任年会主持、同期,3.5万平方米的“中国国际幼教展”,将有0余幼教品牌将登场!这场属于全球幼教规模最大的会议、年度重要学习机会、高品质精英聚会——“第六届中国幼教年会”可以安排起来啦!11月30日至12月3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峰会会址),将会有更多精彩逐渐揭晓!附注:第六届中国幼教年会暨中国国际幼教展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华夏前程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主办,和谐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参与人数预计达到00人以上,展览面积近平方米。历届中国幼教年会视频回顾报名 温馨提示:长按识别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5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日本女生喜欢在冬天穿裙子
- 下一篇文章: 地铁上一张偷拍照刷爆朋友圈你的教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