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

他只有通过"摄取"来得到能量,这就是欲望。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吃饭穿衣"缺一不可,这是人体延续生命的必须。

人不仅仅是对欲望的需要,在需求的同时他也有精神层面的思考与审美考量。

衣服穿在身,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需求结构和层级的变化,不再停留在穿衣的本质需要——"保暖与遮羞"上了,而对衣服外在的"美",有了更高的需求与要求,这反而上升为对衣服的主要需求,对"暖"成为次要需求。

时代快速飞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飞跃,对衣服的理解不再是保暖、遮羞,而是要尽显完美性感体肤。

对"遮羞"观念很强的女性反而衣服越穿越少了,唯恐说她不够性感,唯恐别人看不出她诱人的胴体。男人们要求精致,衣服尽显潇洒风度、很"man"的荷尔蒙味道。

时代发展是方方面面,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不可能是大而全,把眼观四方,毕竟人不是圣人,能将世界的所有看个清清楚楚。

管中窥豹,以点带面,可以看到的是整个世界的日新月异,时代发展的脉络。

我们从人身上的衣服在大人、小孩身上的变迁与变化,看到的是时代巨变和社会变迁在人身上的投影与缩影。

衣服是打开世界、了解世界的钥匙。

衣服是人内心外在的镜子,我们看不到他的心,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他穿在身上的衣服。

可以通过他这一身穿着了解到他的收入状况、社会地位、审美态度、生活态度与生活品位等等。

心对世界封闭的,但是衣服对世界是敞开的,用衣服看世界看人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用影像里的人的穿着看世界,更是打开世界钥匙中的钥匙。在影像传入中国50年的时代变迁中,也正是中国极具变化的50年。

这50年风云变幻,中国在时代的泥泞中跋涉前行,人们被时代的泥泞裹挟着行走,时代的印记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身上。

当摄影师举起相机拍下他们时,浇铸时间,凝固瞬间的永恒,成为时代烙印。

我们打开这一张张尘封历史的印记,将目光的焦点注射到他们的身上的衣服,用今天眼光,我们自己的身上衣服,看他们,与他们比较。

连连感叹,啧啧称奇,那时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穿?

从清末感叹到民国,从民国感叹到新中国,从新中国感叹到七八十年代,从七八十年代感叹到90年代,从90年代感叹到2世纪,一路长吁短叹,衣服从颜色、款式在不断改变。

时代真的变了,人也真的变了。

时间没有永恒的存在,更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与变化中。

稍不留神,这个时代就跑在了我们前面,不带我们玩了。

原创:德兰/文未经授权严禁洗稿转载

第一、儿童服饰

90年,陕西,孩子。法国传教士梅荫华/摄。

这显然是拍摄于冬天的照片,孩子们都穿着长褂棉袄,前面两个孩子穿的是马褂。

年春节,当时儿童穿的年装。

这张照片应该拍摄于南方,天气应该很暖和,孩子们虽穿着春节新衣但是很单薄,袜子都没有穿。

他们衣服上的花纹很精美,只是不知道这属于什么图案?

年2月,南京,两个中国孩子。

两个孩子穿着长褂棉袄抱在一起,浑然未觉历史的重大转折正从他们身边经过。

年左右,五星帽、军绿衣、斜挎包,这是那个时代"小潮男"的标配。

年4月,四川省平武县,一群白马藏族乡村少年在放学路上结伴而行。陈小波/摄。看见这张照片我真不知道该说啥?大家各抒己见吧。

第二、学生服饰

95年,福州,一所走读学校学生的合影。图片提供: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

女孩子们外面穿的是过膝长的大襟褂,再加上她们表情麻木,很是难看。现在的大襟褂长度只到腰部,袖口只到肘部,成为时尚的中国风流行女装。

96年,北京培华女子中学,2岁的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身穿校服的合影。

我认为这是民初,最有精神气质的女性照片,不仅是因为林徽因存在,我想更重要的是她们这身学生服。

年,湖南长沙,刚满8岁的清纯女学生。

一种与世无争的清纯感,清纯不失淑女气息,这身衣服增添这种清纯之气。

年,北京7中学操场,中学生。任曙林/摄。进入八十年代灰布蓝退去,衣服开始出现多样色彩与款式。

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女大学生。2世纪的女大学生都是"时尚女"走在了时尚前沿。

第三、男人服饰

年,湖北,汉口道台何维健。约翰·汤姆逊/摄。这身衣服我想到是大清朝这个没落王超的古板与闭塞。

年,汉中,被清政府授予三品官衔的夏神父。意大利传教士南怀谦/摄。穿上中国官服,尽管他是洋人,立马那种古板闭塞之气油然而生。

年,福州,27岁的福州商人叶景吕。

90年2月7日,前往平凉府(今甘肃省平凉市)的官府差役。

官差可是公务员是吃皇粮的主儿,你瞧它这身衣服破旧、邋遢、寒酸。官差的这身衣服就能看出大清朝到了穷途末路。

清末、外交家梁诚肖像。

他的这身衣服出使各国,用现代眼光来说很有中国风。

97年,川西索村,坐在门口吃饭的人。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这是后期上色彩照,可以让我们看清00多年前川西地区人们衣服的款式与颜色。

98年左右,天津,一位姓周的先生。西德尼·D·甘博/摄。

西服外加风衣外套,头戴礼帽,手拿拐杖,舶来品的欧式穿着打扮,这位周先生一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留洋生活。

年5月日,上海春阳照相馆,鲁迅肖像。

许广平最喜欢鲁迅这张照片,鲁迅先生这身毛衣应该是她手织的吧?

年,运动场上的休闲时尚,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会场的选手林宝华(左)、林佩渝(右)合影。

全国运动会中穿着休闲服的选手,其休闲服饰造型走在时尚的前端。

年2月,南京,国大代表们在会场外休息。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这些代表有穿西服,有穿中山装、有穿马褂的。把年代男性最常穿着集中到了一起。

第四、家人服饰

87年,福州,主人与佣人。约翰·汤姆逊/摄。中间这位男佣人穿的裤子像现在的七分裤。

年,福州,全家福。

前面的两个男孩和他父亲穿的都是马褂,左边女孩和母亲穿的都是大襟褂。

陕西汉中,祖孙三代合照。南怀谦/摄,大约拍于-94年之间。

中间的孩子应该是女孩,因为她穿的是大襟褂,男孩不会这样穿,男孩穿的是马褂。

民国时期,厦门中山公园,合影照。

到民国,旗袍开始在上流社会流行起来,大襟褂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年,西康军阀刘文辉全家合影。庄学本/摄。

这是30年代末期,刘文辉仍然穿着马褂,他的两个儿子穿着西服,中间靠在他前面的女儿穿着小旗袍,妻子也穿着旗袍外加风衣外套。

华北,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十里店村,一户人家穿上了新衣裳。大卫·柯鲁克/摄,大约拍摄于-年之间。

中间女主人穿的大襟褂已经变的很短了,不再过膝长。

年,陕西宝鸡凤翔县,一户农家人的合影。

照片中男主人和两个男娃穿的都是中山装,年后中山装开始成为主流服装款式。

年,香港,街边一对老年夫妇。

受英国人生活方式的影响,香港人穿衣服比较随便,讲究舒适,不像内地穿衣服讲究中规中矩。

年代,扬州,过年的新衣。

过年的新衣做的太肥了,一家三口的衣服看着总感觉不协调。

中国,父子三人。秋山亮二/摄,大约拍摄于98年0月-年6月之间。

从解放后到80年代初,灰、蓝、绿是男性服装的主要色彩,服装款式也主要是绿军装与中山装。

年,西藏尼木县,母子四人。姜振庆/摄。

年,上海,母子。马克?吕布/摄。高跟鞋大长腿,一位摩登妈妈带娃走来。

年,河南省孟津县朝阳乡南石山村,妈妈和她的两个女儿。姜健/摄。

右边这两个女儿穿的是90年代初开始流行风靡全国的紧身裤,裤脚可以踩在脚下。

第五、女人服饰

年,厦门女子梳妆照。

87年,北京,两位贵妇。约翰·汤姆逊/摄。

年代,上海,一位妇人的肖像。

肥大的衣服看不见她的身材,但她的眼神透露一种善良清秀的精神气质。

90年,香港,歌伎。

这是那时娱乐场所职业女性的穿着,穿的如铜墙铁壁,滴水不漏。

00年后的酒吧、歌厅的歌女穿的是坦胸露背,还生怕露少,怕不能够尽显她性感的身材。

年,北京,满族女子。

原来满足女子的穿着是这样的,注意她的脚部,满足女子是不裹脚的。

陕西省汉中,两位小脚老妇合影。意大利传教士南怀谦/摄,大约拍于-94年之间。

这衣服穿的怎么看都不舒服,穿的像麻袋。

陕西省汉中,一名衣饰华丽的贵妇。意大利传教士南怀谦/摄,大约拍摄于-94年之间。

这衣服华丽吗?你看她穿的衣服肥的如此臃肿,就像人裹在一条麻袋里。

陕西省汉中,富贵人家的千斤小姐(中)与女仆。南怀谦/摄,大约拍摄于-94年之间。

年,济南,大户人家千金小姐。

90年,满族女子。

95年,福建,缠足的闽南女子。

这一张珍贵的闽南女子服饰与发型照片,注意她们发型流海很长。

95年,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读书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前)、宋美龄(右)、宋庆龄(左),宋美龄时年8岁。

年,蒙古贵族女子服饰。

他们的服饰与头饰完全与汉族女子不一样,天壤之别。

年,江西,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

年,山西,缠足女孩。

这三位身穿粗布棉袄,应是贫寒之家的姑娘。大清朝都完蛋9年了,还是有很多女孩在自觉的裹小脚。

年,上海,电影皇后胡蝶身着旗袍照。

和上面的照片相比,浓妆艳抹的打扮总给人一种妖艳感觉,尽管好看,但不舒服。

年,在北京中央公园散步的民国摩登女子。

日据时代,台湾美女合影。

尽管受到日本殖民统治,大多数台湾人仍以穿戴传统中国的服饰作为中华民族的认同象征。

男士喜穿唐装,女士则是一袭亮丽的旗袍,明艳照人。

年代,香港汇丰银行总行门前,三位美女合影照。

年,姐妹们在工厂花园探讨问题。钱浩/摄。

麻花辫子,花布棉袄,三姐妹促膝交谈的画面很像是大观园里吟诗的林黛玉、袭人、薛宝钗。

年2月,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女工在试穿当时最时髦的苏联"布拉吉"。

年,江苏常州,姐妹仨。汤德胜/摄。

20世纪50年代末还可以看到穿旗袍的衣着,这之后满大街都是女军装的灰布蓝。

年,香港湾仔,穿旗袍的女子。邱良/摄。

这是年的香港,从背后看这旗袍穿的像现在女孩子的包臀裙。同一个年代,香港和内地服饰差距这么大。

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旗袍的黄金期,这时的旗袍不但盛行,而且样式也不断翻新。受西方短裙影响,旗袍衣长缩短,腰身越发紧绷性感。

年代,香港,长辫女士。

她的长辫子没有吸引我,她的这身衣服文案倒是很特别。

年代,香港中环,穿旗袍的女子。这身衣服,尽显此女子小家碧玉气息。

年,周恩来和陈毅夫人张茜步入人民大会堂。吕相友/摄。

年,上海,在上海机场佩戴毛泽东像章的年轻女孩。约翰·多明尼斯/摄。

年2月6日,黑龙江亚布力林业局虎峰山林场,知青女民兵。李振盛/摄。

这张不用多说了,"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是最好的概括。

年,陕西华县,打工妹。葛新德/摄。

年月,北京中山公园,穿红色衣裤的时尚女青年。李晓斌/摄。赶潮流,得天独厚,北京姑娘总是走在时代最前沿。

年,北京,花裙"盛开"。也就从这时,女子争穿鲜艳的裙子,大街上如百花盛开。

年,北京龙潭湖,时装秀。王文澜/摄。

年,山东省青岛,第一支时装模特队。

姹紫嫣红万千佳丽,一道亮丽的时尚风景线。

年代末,北京长城,化妆。郭建设/摄。右边姑娘的服饰很像是宇航服的感觉。

年代,重庆时尚MM。

99年,上海,穿着时尚服装的女性。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服装市场开始猛追世界潮流。

这种宽肩衣服,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咋看咋别扭。现在女性喜欢紧身的衣服,这样可以尽显自己婀娜的曲线之美。

年0月,上海的一次时尚活动。

年,上海好莱坞模特培训中心,正在接受形体培训的模特。

魔鬼般的高挑身材,摩登时代,这几位都是养眼的摩登时尚女郎。

年夏日,成都,姑娘们身着长裙走在大街上。当年,姑娘们的这种装扮曾被认为具有大胆、奔放、俏皮的特色。

年夏,成都红星中路二段,露背装。

这是20世纪最后一年,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美的认识,对服装的认识已经不同以往,或者说与过去截然相反,女孩子们的衣服越穿越少了。

年,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模特展示新款羽绒服。

羽绒服通常给人北极熊肥胖的感觉,这几款模特身上的新潮羽绒服恰恰是塑形的瘦身款,时尚又不失塑形的实用本色。

年5月,成都太古里,时尚美女。

第六、情侣服饰

年,一对情侣在照相馆拍照。

这是自行车上的爱情,这是浪漫的情侣照,只是他们这身衣服缺少浪漫情调,女孩和男孩穿的都是灰布蓝。

年,一对男女走过天安门广场。男的西装,女身穿喇叭裤,上身穿夹克。

年夏,成都春熙路,女子一身单薄纱衣,留下一个袅袅的背影。

年,上海南京路,一对情侣。布鲁斯·吉尔登/摄。

年,北京,街上情侣。

这是一对外国情侣,女的身穿露肩包臀连衣裙,男的一身白色T恤与短裤,走在古朴的北京大街上,带来是异域的浪漫气息。

特别说明:本文配图全部来源于网络,多数照片的作者与来源不详,如有侵权请给本平台留言。

经典推荐

、这都敢画2、请注意销魂的睡姿3、重磅照片:男男女女4、重磅照片:政府大门5、摆个地摊,挣点口粮

6、50年前,被藏在英国图书馆的照片

7、年,一位德国女人走进了南京城

8、注意照片中的女人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深度文章

德兰

原创不易大哥大姐给点赏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