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议论文如何选择论据和使用论据附方法
1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 (2)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为人们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道理论据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 二、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介绍 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1.总分结构(或称总分总式) 2.递进式结构(也叫层进式结构) 3.并列式结构 4.正反式结构(也叫对比式结构) 结构增分,精巧的作文结构是突破52分的利器。 基本模式:引——提——议——联——结 第一段:引论(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析论点,罗列分论点) 第三段(正面论证): 分论点①:论据①+分析 第四段(正面论证):分论点②:论据②+分析 第五段(反面论证):分论点③:论据③+分析 (3-5段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危害,或揭示原因。) 第六段: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提出做法。 第七段:结论(回应论点) 2 一、选例要新颖、丰富、真实、典型 1.材料尽可能采用新颖的,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如果非得用陈旧的材料,也要努力开掘出新的东西来。如司马迁、张海迪、居里夫人等事例就非常陈旧。 引用丰富、事例丰富。 2.材料要真实,不能捏造、张冠李戴。如学生错误习作: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3.材料要典型,选用名人名事,而不是我邻居家的大伯等身边亲朋好友的缺乏说服力的事例。 二、选例要紧扣论点 选例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离。 例:要论证“勤能补拙”的观点,下面的例子合适吗?问题在哪里? “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分析:仔细想想,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与补拙毫无粘边,因为王羲之并不拙,那么,我们不妨换个例子: 把上面的例子换成下面的例子,你认为紧扣论点了吗?为什么? “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分析: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补了“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 三、选例要多角度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 常用的选例角度: 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 不同性质:正面、反面 不同国别:中国、外国 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 3 一、因果分析法 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究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思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句式:1.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行为背后,更体现了)……从本质上看……2.……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二是…… 如: 论点:旅游遵法,顾全大局 材料:去年10月7日,经过连续搜救,17名擅自进入广西来宾市自然保护区露营被困失联的驴友,成功获救。来宾市为此次营救,耗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更严重的是营救中救援人员也面临巨大的危险。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当地政府呼吁驴友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擅自行动。有网友认为,驴友是公民,作为纳税人,有权享受公共服务,不应为救援买单;又有网友说“人生需要?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论证:驴友擅自露营失联使得救援人员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营救,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表面看是驴友的贪玩心理的驱使,使其忽视法度;然而从深层次看,则是当代人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的缩影。擅自露营的驴友,有没有想过失联后给救援人员造成麻烦的后果?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与损人不利己大同小异。 二、例后评析法:对论据内容进行评价,联系现实 思路:概述事例+揭示实质 句式:1、无独有偶,……2、网上热议的话题……3、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7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雅思写作官方题库范文大全
- 下一篇文章: 学校夏季校服采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