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4月23日,“展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红色报纸展览,在南京新华报业传媒广场开展。本次红色报纸展览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新华日报社扬州分社承办,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支持。以《新华日报》为主的多份老报纸原件,重现了当年中外新闻界报道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盛况。

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这次在新华日报社举办的红色报纸展,也让今天的我们能有机会感受当年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而在展览上,我们从策展人高邮报纸收藏人朱军华的口中惊喜地得知:原来“南京解放”这个大事件,与扬州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全红庆祝南京解放的《人民报》社址在广陵路

年4月25日,《人民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南京解放的消息:“人民解放军已于23日夜十二时,由下关经挹江门开入南京。”朱军华说这是年以后,《人民报》第一份全版红色印刷的报纸,是一份“捷报”,极富喜庆之意。

朱军华说能够收藏到这份报纸也是极为偶然。十多年前,他碰巧在一个收藏网站上看到年4月至年6月的合订本《人民报》,不仅涵盖朱军华家乡扬州地区的消息,还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等著名战役进行报道。尽管当时标价颇高,爱好收藏老报纸的朱军华最终还是花重金买下了这份珍品。

除了报道南京解放,扬州与南京解放的紧密联系也在此次报展中得到印证。《人民报》(年4月15日版)记载,扬州三千多学生大游行,决心支援解放军早日渡江,仪征群众欢迎南下大军;《人民报》(年4月21日版)记载,“南京”部队与扬州市各界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各代表皆表示决心支援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江南及全中国人民。

朱军华介绍,年创刊的《人民报》是华中二分区区委机关报,年扬州解放后,《人民报》迁移到扬州出版,报社地址就在扬州市左卫街,也就是今天的广陵路。

解放南京的战斗由“扬州女婿”全程指挥

首支攻进南京城的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神”粟裕,时任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可以说,粟裕直接指挥了解放南京的整个战役过程,而很多人不知道,粟裕是“扬州女婿”,他的夫人楚青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楚青的家就住在四望亭后的南小街(今汶河路工商银行后身)。

楚青原名詹永珠,年出生于江苏扬州。父亲詹克明是一位银行家。楚青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属扬州中学。年12月,扬州沦陷后,楚青就读于上海省立扬州中学沪校班。

扬州有句俗话,“一个女婿半个儿”,所以南京解放,扬州儿女有极大的贡献。

35军“正面强渡进驻南京”的命令从扬州发出

报纸展上,很多报纸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一部首先进入南京城,占领了南京。而这“一部”其实就是指的三野第8兵团第35军,而当时,第8兵团的司令部就设在扬州的著名的盐商花园——个园内。

据记载,年4月5日,三野第8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在扬州城内的个园设立。第8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司令员陈士榘、政治委员袁仲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参谋长何以祥等均在个园办公。20日后,第8兵团渡江战役指挥部迁往江都县大桥镇,进入渡江战役的前沿指挥位置。陈士榘亲自签署了8兵团渡江作战的命令。

陈士榘(左)、袁仲贤(中)、江渭清(右)年4月在个园合影

在原来的渡江战役计划中,第35军原本没有渡江攻击的任务,原任务是牵制和歼灭江北浦口一带的敌人,然而在4月22日中午蒋介石决定放弃南京全线撤退后,战局发生变化。原定接管南京至芜湖的二野第4兵团(陈赓指挥)尚在江西湖口至安徽皖江地段,转到南京尚需十余日,因此,邓小平与刘伯承商定取消第4兵团接管南京的城防任务。而第35军经激战,全面占领“三浦”,具备了进军南京的最佳出发位置。解放南京的光荣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刚成立不久的第35军身上。

第35军云集浦口之际,接到总前委来电:“据悉,蒋介石可能已放弃首都南逃,望你军立即探实情况,并伺机占领南京。”粟裕电令第8兵团:“如南京之敌逃窜,则35军应即渡江进占南京,维持秩序,保护敌人遗弃之一切公私财产,该军应特别注意遵守政策,严肃城市纪律。”随即,第8兵团电令第35军:“如发现敌已确实撤退,你们应不失时机,立即向南京正面强渡,进驻南京(因其他部队赶不及),切实维持治安秩序,看管大小工厂、仓库、电台及一切建筑物。如敌之一部据隅顽抗,应予以消灭。”22日下午,第35军首脑机关在浦口火车站开会,制定了“迅速渡江、占领南京”的作战方案。23日夜,35军率先进入南京城。24日晨,35军师团特务连占领国民党的总统府,师从浦口渡江后直插南京中心,团进入总统府,在总统府门楼上升起了鲜艳的红旗。——摘编自《炎黄春秋》刘军著《第三野战军第35军解放南京始末》

展览其它亮点

同在年4月30日这一天,《新华日报》南京版创刊号出版,《新华日报》华中版终刊号出版。

“能拥有一份《新华日报》南京版创刊号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朱军华说。作为收藏爱好者,他一直对省级党委机关报非常感兴趣,因为像《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党委机关报,抗战时期已经存在,出版至今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有明确的源头可供回溯。

“我一直请朋友帮忙留意《新华日报》,大约在七八年前,突然接到朋友电话,说手上有一个合订本的《新华日报》。”这份合订本《新华日报》涵盖从年4月30日创刊号至年5月31日这一个月的报纸,不仅日期完整,而且品相良好。其中就包括了年4月30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南京版创刊号。

朱军华介绍,年4月30日,《新华日报》在南京创刊出版,当时发行量仅仅只有一万份。据了解,创刊之初,《新华日报》沿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的报头,年7月1日改为毛体,9月17日正式改为毛泽东亲手撰写的报头。

有趣的是,朱军华也收藏了一份《新华日报》华中版的终刊号。就在南京版创刊当天,创办于淮阴的《新华日报》华中版撤销停刊。而刚刚创刊的《新华日报》南京版当时只是南京市委机关报,在年11月1日之后,才改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

名照中毛主席阅读的究竟是哪份报纸?

在这些报纸原件中,有一份报纸曾经广为流传但又不为人知。这就是刊有“南京解放”四个大字标题的《进步日报》(年4月25日版)。说它广为流传,是因为它出现在摄影家徐肖冰为毛泽东拍摄的一幅著名照片中;说它不为人知,是因为长久以来,人们都不知道毛泽东在看的究竟是什么报。

朱军华介绍,十多年前一位朋友转让一批旧报给他,其中就有这张《进步日报》。之后,他翻找资料时看到摄影师徐肖冰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为毛泽东翻拍的那张照片。照片中,毛泽东正阅读一份报纸,报纸上有醒目的四个大字:南京解放。朱军华发现网上的说明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人民日报》号外,有的直接说是“南京解放”号外。

朱军华翻查自己的藏品,找到了这份《进步日报》。两相对比核对,他认定毛泽东在看的正是《进步日报》。朱军华说:“‘南京解放’这四个字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的第一印象,而右侧标题‘千里江防转眼粉碎,南京反动政权灭亡’和《进步日报》一模一样。”

据了解,《进步日报》由天津《大公报》改组而来,报名也是毛泽东亲自取的。据史料,毛泽东当时说:“办报的自我检讨、自我批评就是进步,看报的也要进步,解放了,大家都要进步嘛!”朱军华说:“当天报道“南京解放”这一消息的还有其他报纸,但毛泽东找《进步日报》看,说明他对这份报纸的喜欢。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也曾对国防大学原科研部编研室研究员周炳钦回忆道,他给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时,报架上就有《进步日报》,他还提到,毛主席爱看这份报纸。

新华日报记者张晨实习生刘日佳

编辑周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华日报社扬州分社出品

欢迎转发侵权必究

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