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云端读书,伸手就能碰到天图片故事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美姑县龙门乡火窝村, 大凉山深处,海拔米之上, 有一所充满爱的“云端小学”。 名大凉山彝族孩子和4位支教老师, 每天与大山、白云为伴。 他们俯瞰云卷云舒, 在云朵里跳舞。 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外, 孩子还有一门特殊的课程: 户外摄影。 利用爱心人士们捐赠的二手相机,孩子们在云海里学习摄影 火窝爱慕小学建于年,在当地教育部门支持下,由爱慕公益基金会通过支教组织“凉善公益促进会”援建设立。选址之初,为能照顾到附近各村的孩子,大家决定将学校建在山顶上,这也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刮风下雨、风雪交加,一百多名孩子每天爬到山顶,在云端读书。在学校负责人张红丽看来,每天爬几十里山路来山顶上学的这群孩子自信、开朗、爱干净。山风让他们更坚强,云朵让他们更可爱。中午时分,孩子们洗头、洗衣服,校园里弥漫着洗发水的味道 火窝爱慕小学目前一共四位支教老师。唯一的一位男老师,是来自成都的李新龙。除了教一、三年级的数学,他还负责做免费午餐,教学生们打篮球。三位女老师分别来自辽宁、重庆和宁夏。小韦老师教语文,年龄最小、个子也最小,站在学生中间毫无违和感。于云停被尊称为“于姐”,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来大凉山之前,张红丽在新东方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篇关于大凉山支教的文章,年初,她决定来此支教,意外而幸运地被分配到火窝爱慕小学。一个学期之后,留下来继续支教的张红丽成为云端小学的学校负责人,她同时还是四年级的数学和英语老师。云端很美,但是恶劣天气时,狂风怒吼甚至能把屋顶的瓦片、热水器掀下来。春天里,冬眠后的小蛇也会来学校凑凑热闹,但是都被早早到校的大凉山孩子们一一“请”走。夏天多雨,山路被山洪冲垮后,学校每天的营养餐食材运不上来,只能靠老师带着学生下山走几十里山路,用肩膀扛上来。一袋五十斤的大米,对于从小干惯农活的大凉山孩子来说不在话下,他们反倒能将老师们抛在身后。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不减。年秋天,他们邀请附近尔马千爱慕小学的师生们来山上召开了一次“火马运动会”,并且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激烈的比拼,啦啦队的热情,还有山顶的风光,都给小伙伴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没到过县城。云端小学是他们接触外界的唯一通道。年暑假,老师决定带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西昌走一走城市的斑马线,看一看城里的商城、图书馆和博物馆。虽然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是他们的生活快乐而单纯。夏天到来时,漫山的山花、野果是大自然给他们的馈赠。孩子们会给老师们送来花束、花环。一次山野郊游,几个男孩几乎给张红丽送了一颗“花树”。爱慕公益基金会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组织员工及捐赠人来大凉山走访、看望支教老师和孩子们。每次走访,除了被孩子们的苦读精神感动之外,一代代支教老师的故事也感染着大家。默默奉献的他们,在传承一种支教精神。这种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学校独特的气质所在。基金会秘书长李雪莹说,为了鼓励、支持支教老师们,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教学条件,基金会设置“爱慕烛光奖”,以学期奖金的形式表彰、奖励支教老师,并向凉善公益促进会提供捐款,用于发放支教老师的生活津贴。到云端小学支教之后,张红丽过去的同事、朋友纷纷联系她,以各种方式帮助大凉山的孩子们。大家还自发建了“火窝小学志愿队”,寄来校服、文具、手工皂。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家长,甚至还主动买来了课外书……越来越多的人被云端小学所感动。《中国慈善家》倡议: 如果您有闲置的二手相机,不妨捐给“云端小学”的孩子学习摄影。 您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6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60年前的南京大学,那时的他们和你们一样
- 下一篇文章: 地铁色狼抓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