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们的青春有三宝:校服,眼保,课间操。

他们分别长这样——

各大学校校服图源:腾讯

这样——

周杰伦示范眼保健操图源:壹读

还有这样——

课间操现场图源:搜狐

哦不!不对!

现在的课间操变成了这样!*

¥%……

济南一小学学生做课间操视频截图图源:鲁网

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一直让我身边的外国朋友叹为观止,无法想象我们的青春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当然,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里,这“三宝”里面,让我们最不堪回首的,大概就是那些伴随着我们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校服!

那奇葩到恨不得把三原色画在身上的颜色,那神奇到让人雌雄莫辨人鬼不分的剪裁,那永远说不清是棉还是涤纶让人一言难尽的面料......

嗯,正所谓,没被校服伤害过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臃肿,难看,质地粗劣,毫无美感可言”。

中国校服被人们吐糟的最大的点就在于它的——丑!

的确,和国外一水的西装、衬衫和短裙比起来,中国的运动校服丑出了特色。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别人家的校服是这样的!

有英国的浓浓的贵族范儿——

分分钟霍格华茲魔法与巫术学院的既视感!

英国校服图源:每日头条

英国校服图源:每日头条

有美国的简洁的学院派气质——

穿上它,你就是众人艳羡的气场全开的绯闻女孩!

美国校服图源:每日头条

《绯闻女孩》剧照

有日本的清纯可人——

当年的新垣结衣啊,不仅是广大少男的梦中情人,也是小编少女心的开始!

日本校服图源:每日头条

《恋空》剧照

也有韩国的青春时尚——

别拦我,这样的霸道又深情的长腿欧巴请给小编来一打儿!

《继承者们》剧照

泰国和印度的校服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泰国校服图源:每日头条

印度校服图源:华语热文

就连亚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尼泊尔——校服都能为街头增添一份亮色......

尼泊尔校服图源:微博

尼泊尔校服图源:中新网

可是为神马,我们家的校服就是这样“独树一帜”的画风?

有人总结了校服谜一般的六大经典款:幻影全蓝、环保绿白、美之全白、炫酷蓝白、炫酷三色和邪魅红白!再加上小编高中校服的魔力炫紫......

嗯,刚好齐了!

不过,对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国大陆的校服那么难看吗?”这个问题,知乎上也有网友说出了我们不愿相信的真相:

人丑不能赖校服。

你人生第一个思念的对象,第一个女朋友,第一个女神,不都是穿校服的吗?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

电视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呃...这个...好像也不是那么没有道理......

难怪小编就没有机会早恋过,这么多年了,一直怨念是校服遮住了自己的“光芒”,现在想想......

从小校服就告诉我们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这个社会是要拼脸的......

大众脸的我们,还是好好学习吧......

吐槽过后,回归正题,我们不禁要深深思索——

中国校服为神马丑的如此不拘一格?

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要知道,回顾百年中国校服历史——中国校服,也曾美的让人侧目!

等等,神马?!不可能?!

最早的校服要追溯到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左右。那时候,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热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才女林徽因(右一)年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图源:简书网

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同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在《良友》杂志年第52期的页内,有一张特别的少女照片,她们身着国产的中式旗袍并排站立,显得随意又自信。当时国内正兴起一场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上海还在当年举办了一个国货时装展览会,这几位女生就是展览会当天的其中一群表演者。她们并不是专业的模特或者明星,而是一群女学生,来自上海最著名的女校——务本女中,全称为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小学。图源:陕西文化网

后来的三十年里,制服式校服、旗袍都是学生们的爱,一直占据了主流。就算五十年代,建国之初,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校服,直到六十年代——变成了军装风。确切的说,这个时候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校服”这个词几乎已经消失了。

60年代“校服”图源:陕西文化网

八十年代后期,“校服”这个概念,终于重新回到大众视线。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不过多数以白衬衣海军装为代表,大概是这个样子——

80年代“校服”图源:陕西文化网

直到九十年代,画风如风卷残云,直转突变——

至此,宽松的运动装成为校服的主流!

看到这,忽然觉得不想学历史了......

这时候一个巨大的哲学问题出现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么丑的运动校服,到底是如何打败了那么多漂亮的校服呢?

图源:知乎

这就不得不说,年,中国派出了第一支运动员队伍参加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并斩获15枚金牌;年,北京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健儿穿着运动服在领奖台上的英姿,刻在了无数人的心里。可以说,运动夹克的风靡和当时的运动英雄密不可分。

图源:知乎

而年,国家出台了第一份中小学生校服统一管理意见,其中提到校服应该是学生日常穿着的服装,需要与之前带有礼服性质的制服区别开来。同时这份文件也明确写了,考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

这下我们终于明白了,90年代的运动夹克就是如今丑出天际的运动校服的原型,当时运动夹克可是最“潮”的设计!所以,当年国家要求推广“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校服时,运动夹克当然是首选。

再加上运动夹克便宜、实用、制作简单快捷——简直零缺点啊!

好了,就是它了!

嗯,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叫我们要从宏观角度看问题,这题soeasy!

校服被人们所诟病的点,除了颜值上“丑”,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扼杀了孩子们的自由”。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在我们最青春最风华正茂的年代,属于我们青春的颜色应该是“多彩”而“绚丽”的。(当然,我们想要的并不是校服那种“多彩”和“绚丽”)青春最让我们留恋和向往的,不就是就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牛气劲,和“敢想敢做”的冲动劲儿么!

你却让我穿校服,守规矩?!

“校服”的设计这事儿,就非要违背青春个个性,冒着被千千万万的学生唾弃的危险,非要“顶风作案”吗?

这事儿呢?又要回归历史找答案。

要知道运动校服的流行,主要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禁欲传统、建国后推行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对于学校教育的实用主义思想。(具体什么是“禁欲传统”,“集体主义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请字面理解含义,或自行百度谷歌...)

这也是为什么运动校服经久不衰的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家长,学校都愿意啊!

一件大校服,能让我的孩子不早恋好好学习、能让我的学生乖乖听话,Whynot?!

但是对于青春期有个性又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这可是“毁青春”的大事!

对于丑校服到底是“毁青春”还是“保青春”这个命题,知乎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知乎上有网友就有网友抨击:

“某些中学不仅统一校服而且统一校鞋”,“统一的初衷是为了方式同学们穿各种名牌来攀比”,“但又不能统一买几百一双的鞋,后果就是大家都按最便宜的套路走”,“结果嘛,当年体检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扁平足。这真是毁人。”

还深刻分析了原因:

“说到底就是觉得人太多了,所以个别的人不重要,这个地方你这个螺丝钉用不了,还有别的地方用。说什么资本主义异化人,好像集体主义就不异化人一样。”

不过有网友反驳了这一观点:

“知乎的精英们可能体会不到校服的另一层含义。”

“对于我这样一个家境不好,身边大多数人家境又太好的人来说,小姑保证了我的青春的干净纯粹,也免去了很多尴尬”

有网友针对“校服可以遏制学生的攀比心”提出质疑。

“讲道理,想攀比的话内裤都能攀比。”

“球鞋、文具、眼镜、书包都可以攀比啊!服装的统一了,攀比就能停止了么?”

可也有网友表示:

“女生这边不让弄头发,不让戴饰品,不让化妆,其实基本上就没什么可攀比的了。”“文具什么的,再好看的笔也要看答出来的题是什么水平,比不上学习成绩和一首清秀的字更被







































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治疗白癜风中药配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