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代际公平,气候变化也与性别正义息息相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是多少元 http://m.39.net/pf/a_4345635.html 位于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交界处的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差不多有1.5个瑞士那么大。由于气候变化,当地的旱季雨季非常不规律,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贫穷和饥饿进一步加剧,对于女性的影响尤其严重。在这样偏远传统的地方,女性往往要负责提供一个家庭70%以上的食物,她们负责更重家门口的那片地,负责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打水。因为缺少避孕措施和避孕知识,她们大部分都是在青春期就怀孕生子,也很难再走出来。 MarryLinky是生活在维多利亚湖畔的一位12岁姑娘,在上小学五年级,带着4个弟弟妹妹一起生活。Marry的妈妈在14岁的时候生下Marry,之后陆续有了Marry的弟弟妹妹,直到五年前生病去世。我们后来才知道的是,在维多利亚湖畔附近,像Marry妈妈这样遭遇的女性还有很多。 在当地,因为降雨不规律,庄稼收成越来越差,稍微有点钱的男人会买船捕鱼。但因为资源稀缺,当地采用一种叫做“Jaboya”的形式来决定食物的分配。 Jaboya,英文是Sexforfish,以性换鱼。 维多利亚湖区是世界上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一个渔民会穿梭在不同的港口间,与不同的女性发生关系;而气候变化迫使更多女性为了生存,加入到这场不同公平的交易中,让整个湖区的感染率屡创新高。 我们不禁会问,12岁的MarryLinky还要养活她的弟弟妹妹,接下来的路她要怎么走?长期的过渡捕捞使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几乎已经成为空湖,到湖里再也捕不到鱼的时候,那时整个湖区的人怎么办? Marry的故事来自CYCAN副秘书长/Celu工作室创始人芦明一,是她在年重走人类迁徙路线的旅途中亲眼目睹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炎热的天气下,Marry用少有的好衣服(一件厚外套)套在破旧不堪、从一年级就开始穿的校服外 在明一的迁徙之旅中,她和她的爱人从东非开始,到中东,欧洲、亚洲、南亚。尽可能只用公共交通,到那些鲜有旅行者的地方和当地人一起工作和生活。 每到一处,他们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从小到大,你的周围经历了哪些变化?”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大家提到的内容很多都是关于气候变化,即使很多人完全不知道气候变化这个词。 今天早上7时25分,北京气象台就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前至15日中午,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m。不止是北京,北方12省市都出现了大范围黄沙,这对大家的出行都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北京 摄于3.15上午9:30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的影响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而在气候变化中,我们也许对代际公平更为熟悉:这一代人要为下一代人负责,但是同样地,气候变化也与性别正义息息相关。 正如Marry的故事所体现的,气候正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是,那些对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人们却在承受最严重的后果。 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在今年2月23日安理会辩论上所说,“气候破坏是危机的放大器和倍增器,在那些脆弱性和冲突削弱了应对机制的情况下,在那些人们依赖森林和鱼类等自然资本生存的地方,在那些妇女作为气候紧急事件最大负担的承受者却没有平等权利的地方,这种危机的影响最大。” 女性的气候脆弱性 气候脆弱性指的是容易遭受或者没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脆弱的人群往往是那些居住在气候变化脆弱性高的国家或地区、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为生计来源的人群,而在这些人群中,若是生产资源的所有权和获得渠道得不到保障,将会首先受到冲击。 人口基金孟加拉国办事处图片 缅甸暴力事件中逃往孟加拉国的罗兴亚人 女性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联合国妇女署年的数据显示,女性的生产方式普遍更依赖自然资源,然而她们的土地所有权比例仅14%。在乌干达,男性依旧能在洪水过后保留土地,而干旱却削减了女性的非土地资产;在加纳,面对降雨不规律而导致的土地产量下降,丈夫甚至会侵占妻子的土地;在中国,作为气候脆弱性最强的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也已被很多学者证实,《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显示农村妇女约占农业劳动力的70%,而她们的土地权益缺经常受到侵害。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图片 布基纳法索妇女在田间劳作 社会分工加重女性负担 面对气候变化影响,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生产工作及家务劳动等照料工作。因为社会性别分工和观念,除了直接参与经济生产,女性还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家务、育儿、照料亲人、采购家庭用品,这些照料工作(Carework)对于经济和社会运作不可或缺,却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无偿劳动。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照护负担的加重会减少她们的社会流动性,以致于她们无法在更大的空间中寻求发展和自我提升。 Actionaid‘MakingCareVisible’报告图片 “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在气候危机下会对女性带来什么冲击? 例如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缺水或洪涝灾害,妇女要花费更多的劳力去应对灾害,劳动量成倍增加。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妇女在持续干旱时期,用于寻找水,满足家庭生活用水的时间较以前增加1-2倍。这便限制了她们从事其他非传统活动,比如接受教育的机会。 气候移民加剧安全风险 联合国于年6月发布的《性别、气候与安全:在气候变化的最前沿维持包容性和平》就提出,在因气候变化影响而导致的被迫迁移过程中,气候移民的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暴力威胁。传统性别观念中,男性通常被认为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当他们的生计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时,他们承受更大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因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寻找新的生计来源。在这样的家庭里,无论是这些背井离乡的男性还是留守的妇女和儿童,其安全保障都面临威胁。在这些不稳定的情况下,妇女和女童面临遭受基于性别的暴力(Gender-basedViolence)和其他暴力侵害的风险往往高于男性。 联合国难民署图片 被迫从缅甸出逃的罗兴亚人 用气候变化的视角观察世界 在CYCAN去年发起的《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中,关于气候变化对女性的影响的测量问题得到受访者最多的询问,有同学反馈说自己从来没有把气候变化和性别议题联系在一起;也有同学提出单独测量气候对女性的影响是不是一种“性别歧视”? 你知道吗 从关于气候变化与性别平等的测量来看,女性受访者更不认同“气候变化会对于女性产生更多不利影响”这一说法。青年群体尚未在气候议题中引入性别视角,其中女性尚未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女性的影响更为凸显在对于气候变化对女性影响的看法中,针对“气候变化更能影响女性的收入和生活”问题上,受访者总体上呈否定的态度,对于气候变化和性别相关的影响也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女性要比男性更不认同气候变化对于女性的影响。在定性访谈中,我们针对性别正义和气候变化进行了更深的交流,发现更多的青年并没有把性别和气候变化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议题联系在一起。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成为了生活的新常态。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十年之后我们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新常态呢?气候变化会对你的家乡有怎样的影响?新的气候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在气候变化的的背景下,社会不平等是否被加剧?生活在城市校园中的大学生现实生活是否距离“高度依赖当地自然环境的发展中国家和社区”太远了呢? 气候变化并非仅仅是一个宏大叙事或是国际议题,它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深深嵌入到你所了解的几乎每一个社会议题。 联合国妇女署图片 支持性别平等游行活动 青年 YOUTH思考 THINKING 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青年人自己去探索,也许就是今天,就是现在。 女性是受到气候变化更严重的群体,同时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里,我们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共同促进气候行动中的性别平等: 1.了解气候变化对女性产生的负面影响,能够向身边的朋友阐述女性因气候变化所受到的威胁; 2.邀请你身边的一位男性伙伴和你一起参与气候话题的讨论,或参与气候环境议题的公共活动; 3.和伙伴共同组织一场气候变化与性别的讨论会,公开讨论气候变化中性别角色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与受到的不同影响!如果你需要资金与资源的支持,欢迎申请我们的“青年气候行动基金”; 4.鼓励并支持你的女性同伴在群体活动中勇敢地takelead! 想要了解更多气候行动基金相关,请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6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河口二小清明祭英烈
- 下一篇文章: 余华活好自己,别再去议论别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