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格物明理致知笃行

相信大家一定没有错过昨天下午精彩的思政大课吧!那么现在让我们去欣赏土建学子们学习的风采吧!

1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最好。

古人说三折肱后就可为医者,但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兴许不是为了持家,更是为了心中所想。

那些前往武汉的医者有些不过二十多岁,却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抗住了疫战的压力,秉着不放弃的信念坚守在一线。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我们虽然不和医生们在同一个地方,但我们抬头时,却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心中共怀维护祖国的信念。

医院院长刘智明,深圳美女学霸刘洁,广大的菜农以及千千万万坚守在一线的基层工作人民……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在困境中怀抱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信心是全中国人的共鸣,正如刘洁在视频中所朗诵:我们的人民可能生病,我们的城市可能生病,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勇敢的民族,绝不会被病魔打败。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在视频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共处一个世界,互相依存,休戚与共,即使看不见彼此,但总能远隔山海握紧彼此的手。善举和关怀,在任何时候都闪烁着璀璨光辉。

——级本科生陈蔚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励前进。

疫情之下,一个年轻的群体始终活跃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90后”等新生代力量。“非典”疫情期间他们多是懵懂的见证者,如今却已然成为战“疫”的主力军之一。

又想到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百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冷萤火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的等侯炬火。”希望中国的青平都学好本领,为国家贡献力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是,有那么多一线的科技、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有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柳暗花明”。

愿年过春来,黄鹤楼上看汉江澄澈,已是新篇。

——19建规一班杜玲捷

从最初的不太重视到疫情爆发,中国反应的速度其实并不算慢,各种资源被源源不断的运往武汉,疫情的恶劣态势也得到了缓解。

87岁高龄奔赴武汉,是17年前打败非典的钟南山院士;白衣天使奋战一线,是那群在校服上留言的九零后;寒风狂扫的卡点,是瑟瑟发抖却不后退一步的志愿者,是他们的坚守让中国慢慢复苏。

但是我们更应该想一想,仅仅武汉地区的支援就几乎动用了全中国的资源,那么如果还有像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同时出现大面积疫情爆发,中国又应当怎么办呢?奋斗在这场疫情一线的人们值得我们敬佩和感谢,但在疫情逐渐平缓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如何让媒体能够真实发声,让群众了解确切情况,如何更好的建立更全面有效的医疗机制,做好全面的医疗宣传等等措施。

只有居安思危,中国才能走得更远。

年的开端并不算好,但年的结尾值得我们期待。

——19建规一班黄冲

2

学习照片

心得截图

3

学习照片

心得截图

学习照片

心得截图

THE

END

编辑—钱枫

审核—杨诗逸

指导老师—梁春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