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电影节主席如何看待中国电影中国电影
有的主席认为中国市场非常繁荣,中国电影人可以讲述的故事很多,但也有的主席认为中国电影人急功近利,投资人仅仅是为了赚钱。 时光网讯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正在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来自各国电影节的主席纷纷来到中国,共议合作与发展。时光网记者专访各国电影节主席,发现他们对中国电影市场了如指掌,也对中国电影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而不少国际电影的合作计划,正在酝酿和推进中。 巴黎中国电影节主席高醇芳 ——中国电影人急功近利 巴黎中国电影节主席高醇芳 Mtime:您这次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有何感受? 高醇芳:这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办得很热闹,也很有意思,今年电影节开幕式上对中国老一代电影人的致敬,是唯一一个全场起立的环节,非常感人。 Mtime:巴黎中国电影节有哪些特点? 高醇芳:巴黎中国电影节是从多方面介绍中国电影的,我们不仅会介绍中国电影最新的作品,还会介绍一些经典作品。巴黎中国电影节每年会举办中国经典电影的回顾影展,每年都向一位中国优秀电影人致敬。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周年,所以致敬的主题会更突出,我们计划为这个主题举行论坛,因为法国人不知道中国电影有这么长的历史,这是中国电影的骄傲。 Mtime:您是否了解中国电影市场现在的发展? 高醇芳:中国市场发展很快,但这只是在中国国内的,并不是在国际市场,反差非常大。中国大片在国内票房非常好,拿到国外去,都是小众市场,所以通向海外的这个门还没打开。 我跟一些业内人士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原因有两点:第一,翻译问题,大家都不愿意投入翻译费,没有人愿意翻译高质量的字幕。第二,资金问题。到国外去发行电影,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票房肯定不会像中国那么高,所以他们本身就不感兴趣。所以在法国院线里看到的中国电影,一般都是跟中国电影节有关的,或者是中法合拍的电影。单单是中国出品的电影,现在基本上没有。我觉得中国电影之所以在海外票房不佳,更多是因为急功近利,整体气氛太浮躁。 Mtime: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 高醇芳:中国的电影行业还不成熟,大多数投资人是有钱就想玩电影,这就是态度的问题。他们大多就是想赚钱,所以开口闭口就是钱,完全是从钱计算,包括在国外发行也是这个问题,因为赚不到钱,所以就不做。由于急功近利,中国的电影经常是跟风严重,前两年流行谍战片,大家就全都拍谍战片,现在全都拍青春片,法国电影人这种跟风的情况就比较少。 Mtime:巴黎中国电影节会放映哪些中国电影? 高醇芳:我们这个电影节有新片,也有经典致敬部分,每一届都有向电影人致敬的回顾影展,我们从年就有费穆回顾影展,然后像胡蝶,周璇、吴天明我们都举办过回顾影展,今年是中国电影诞辰周年,我们会举办最老的电影开拓者黎民伟回顾影展。当然各种新片也都有,包括最近一两年上映的电影,也会有一些文艺片,少数民族电影我们放很多,我们是最早在国外放藏族、维吾尔族电影的电影节。 Mtime:法国观众喜欢中国电影吗? 高醇芳:首先你要让观众有机会看到这些电影,我们巴黎中国电影节就在做这个平台,使大家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中国电影。电影观众是要培养出来的,我们电影节有的观众,他们会专门把休假就放在电影节期间的这两周,每一场都来看,真的很让人感动。 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 ——中国电影发展世界瞩目 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 Mtime:您这次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有何感受? 苏彦韬:我大概是第四次来了。我觉得北京电影节越来越务实了,因为中国的电影节一般都有很华丽、很上档次的感觉,但是北京电影节很重视电影市场和业界交流,包括这次把我们几个不同国家电影节的组委会负责人请过来,这种务实的细心安排,应该给予更多的肯定和掌声。 Mtime:这些交流有怎样的意义? 苏彦韬:最主要是把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因为我这次碰到韩国釜山电影节、日本东京电影节,还有欧洲的、美洲的电影节负责人,有的人本来我们都认识,有的之前没有交流过,这次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事情。电影节不仅仅是个好看的秀,更重要的是能够给电影人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个可能更重要。 Mtime:您觉得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中美电影节有什么不同点? 苏彦韬:最大的区别是,我们中美电影节只针对中国电影市场和美国电影市场,这两个非常特殊的市场。我们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服务对这两个市场有兴趣的电影人、机构和投资方。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以中国电影作为平台,面向全世界市场,我想这是两个电影节不同的地方。 Mtime:您怎样看待中国电影市场现在的发展? 苏彦韬:中国是一个飞速成长的市场,美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今年二月份中国票房超过美国市场,这也是正常现象,未来可能会经常性地超越。因为中国的观众基数实在太大了,另外电影院建设的速度和银幕的增加速度,是美国没法相比的,它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增长,再加上观众数量的增长,所以让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可以说是让世界瞩目。 Mtime:《变形金刚4》在中国的票房已经超过美国票房,《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的票房也相当好,美国电影人会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吗? 苏彦韬:我觉得是这样,全世界的电影人,都是先布局好自己的市场之后,再寻求国际市场的发展。我认为在国际市场里,电影人可能都会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变形金刚4》、《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的票房非常好,但不是每个电影都会这样的。美国电影的主要票房收入,目前还是以本土市场为主,国际市场是第二大来源,中国可能是它的国际市场里的重要一环,但我们不能拿《变形金刚4》和《速度与激情7》作为标杆,好像美国好莱坞从此以后拍电影都奔着中国来拍,也不是这样。 Mtime:您创办中美电影节的初衷是什么? 苏彦韬:我们最早做中美电影节是挺单纯的想法,每年11月都会举办的“美国电影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之一,年交易量在六百多部电影左右,但华语电影的交易量几乎是零。因为我们公司在美国做媒体投资将近三十年,又做过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我们觉得应该在美国电影市场的同期,做一个关于中国电影的展示会,提升中国电影在“美国电影市场”中的销售筹码。 Mtime:中美电影节选片的标准是怎样的? 苏彦韬:我们是采取报名制的,从最早十几部到去年超过两百部的报名影片,数量是很可观的,基本上会包括中国票房最好的、最有影响力的影片。比如去年获奖的电影有《亲爱的》、《北京爱情故事》、《心花路放》、《中国合伙人》、《绣春刀》、《同桌的你》、《老男孩》等等。 除了票房有一定影响力,我们也会注重选择一些内地“主旋律”题材电影,但它们也有很好的艺术性。比如去年我们有一部电影叫《毛泽东与齐白石》,唐国强和刘子枫主演,它在美国评委中获得很大的肯定,他们觉得这是一个艺术电影,我想这类片子还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的。 华沙电影节主席斯塔凡·劳丁 ——中国电影人有十三亿故事可以讲 华沙电影节主席斯塔凡·劳丁 Mtime:您对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印象怎么样? 斯塔凡·劳丁:对于北京国际电影节来说,我应该算是一个常客了,我从五年前就开始参加,我觉得它们都非常棒。尤其是我参加过一个各国电影节主席的会议,你们能够把这么多电影节主席聚在一起,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每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也都是非常华丽惊人,就像奥林匹克开幕式一样。 可以说我见证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成长,也见证了它逐渐走向成熟和专业。每年电影节都是众星云集,有很多重要人物来参加,所以它真的可以称之为电影届的盛会。 Mtime:您是否了解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可以和中国合作? 斯塔凡·劳丁:我确实注意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成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觉得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捷径,就是通过电影作为文化载体进行交流。 北京国际电影节对我们来自东欧的电影,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机会。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波兰电影有特别展映的单元,包括3部最新电影《修女艾达》、《浴血华沙》、《心肝宝贝》,还有8部波兰经典影片,如《灰烬与钻石》、《福地》等等。 此外,我们还在积极推进“中国-东欧电影推广计划”,这是由华沙电影基金、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共同发起的,用来建立中国与东欧电影行业人士之间的长期联系。这个电影推广计划将在每年十月的华沙电影节,以及每年四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交替举办。 Mtime:您眼中的中国电影是怎样的? 斯塔凡·劳丁: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这对于电影来说是非常好的资源积累,对于世界来讲,包括好莱坞还有欧洲的这些国家,他们都缺乏好的故事,也就缺少了电影的资源,而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如果把它们用在电影制作当中,将成为一笔丰富的宝藏。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功夫”元素,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诗人、画家,这些故事都可以在电影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讲,其实你们有十三亿个故事可以讲。 Mtime:波兰观众喜欢中国电影吗? 斯塔凡·劳丁:我们每年都会邀请一些中国电影去华沙国际电影节进行展映,其中一些中国电影也走向了波兰的大银幕,其实很多中国一些知名的导演,也被波兰观众所熟知,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等,而且我们在波兰放映的中国电影,基本都是力求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 Mtime:波兰电影的发展情况如何? 斯塔凡·劳丁: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波兰电影届其实有一种风潮,就是模仿西方的电影,所以当时产生了一批质量不高的电影。现在我们开始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努力做自己特色的电影,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阿根廷 国立电影及视听艺术协会主席 露克蕾西亚·卡多佐 ——北京电影节传统又充满活力 阿根廷国立电影及视听艺术协会主席:露克蕾西亚·卡多佐 Mtime:您对这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有何感受? 露克蕾西亚·卡多佐: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先我觉得北京这个城市有很多传统的地方,但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它也是充满活力的,这一点在电影节上就有体现。比如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不仅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关于电影的新内容,我觉得很棒。 Mtime:您担任主席的电影节有何特点? 露克蕾西亚·卡多佐:我其实不是电影节的主席,我是阿根廷国立电影及视听艺术协会主席,这个协会主要工作是促进电影拍摄,还有视听文化行业的发展。在电影协会下,阿根廷还有九十多个不同的电影节,基本上对所有电影节都会在各方面支持他们。我们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电影节的发展以及电影的拍摄工作。 Mtime:您是否了解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可以和中国合作? 露克蕾西亚·卡多佐: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非常了不起,对于我们来说,也正在寻求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跟这样一个有潜力的大市场进行合作。我们进行合作主要基于阿根廷和中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现在两国之间正在深化双边关系,最近刚刚签的合约也专门提到了视觉艺术,还有传媒教育方面,这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信号。 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新的手段,促进合作拍片的发展。我们不仅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3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英进中国电影与跨国文化政治电影节电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