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这个被现代建筑叠压的城西大门,诉说着
古语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人建城,内城一般用砖砌成; 外城一般用土筑成,谓之为郭。 土门原系唐长安城外郭城的西北门 ——开远门。 长安城开十二座城门, 东西南北四面各三座, 西面正中为金光门, 南为延平门、北为开远门。 这里是西二环, 看到二环高架上几个已经落灰的“金光门桥”大字时, 你就来到了西安城西的大门: 土门 有人说土门很大, 好像每个地方都隔着一两站路, 有人说土门很小, 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走出了地界。 不管怎么说, 土门对于城西人是个很有情怀的地方, 即使如今被现代建筑叠压, 但曾经的辉煌并不可磨灭。 提起土门, 脑海里似乎总会浮现老城的样子, 也许是因为它曾出现在贾平凹的著作中, 那本书就叫《土门》, 它是贾平凹长篇小说中最薄的一本, 也是最有特色的一本。 小说中脱离了贾平凹一贯的都市、向往乡村的情绪, 理智地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 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 而故事的发生地, 就是当时城乡交界的土门。 很多人对土门的记忆, 似乎还停留在它鼎盛的年代,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西安西郊土门,东郊纺织城可谓是当时西安的繁华之地。 在那个年代,这两个地方代表了西安的一种潮流, 也就是说是西安重点发展的区域, 年轻人都聚集在此地。 它是60、70后人的生活, 也丰富了80、90后人的童年色彩。 听常年在这里生活的人说, 那时的土门异常热闹, 一方面是因为城中村比较密集, 另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土门是西安的产业支柱, 工厂多、人员密集、商品丰富。 人们的周末, 不是在土门市场里逛吃, 就是在小树林里休闲淘货, 要么去街心花园里散散步, 还能钻进那个厂子的空地里打打球...... 大概是因为工业聚集, 庆安集团、利君集团、西安印钞厂等15个大中型企业, 涉及到林业产品、医药制造、机械制造、 化工产品、印刷等行业, 工业种类也比较齐全。 土门呈现着一种鼎盛又祥和的状态, 尤其央企西电集团, 也算是拉动了城西的经济。 据说在当时纺织城的纺织厂女工较多, 西郊有电工城,也就是中国西电, 男人成堆,每有舞会, 西郊厂会安排车把他们的小伙子送来纺织城, 那时候,大轿车很少,大多用卡车送来。 跳上几次舞,就可能促成功几对婚姻, 所以直直的贯通市区东西的这条长长的路, 从电工城由大庆路进玉祥门, 经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出朝阳门, 沿长乐路过浐河、半坡、堡子村到纺织城, 就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叫做喜桥了。 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在21世纪以后, 随着西安市的发展重心向南高新区、曲江新区倾斜, 向北经开区倾斜,西郊工业城 和东郊的纺织城越来越与现代化城市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为了追赶变化, 伴随着一纸拆迁公告, 影响了多少城西人未来的生活。 先不论城西的经济大环境, 就民生而言, 土门处在繁华与老旧之间, 新城与旧城的错落, 让人看到了土门的发展。 而如今的土门, 究竟是什么样? ▼团结一路 不住在土门附近, 也许对团结一路并不算熟悉, 这条小街在几近年关的时候尤为热闹, 早上的早餐摊全部摆了出来。 只是年后大家很少出门, 这里才没有热闹的样子。 还有那些买年货的小店, 那时分分钟要把街道挤满, 还有最靠近路口的水果摊, 新鲜的水果和让人心动的价格, 怎能让城西人不好好来此享受早市生活。 只是不知道, 当新年过去, 我们是否还能看到团结一路的热闹。 ▼自行车/摩托车市场 说的不好听, 土门的自行车市场又被很多人叫做“贼货市场”, 那些曾在各大校园门口的蹲点贼, 都爱来此销赃。 有人说,丢了自行车不要急, 先去土门自行车市场找一找, 也许有可能以很低的价格赎回来, 想想也是不无道理的。 后来也许因为成改或者整治, 自行车市场被重新规划, 如今已成一条街的文化, 放眼望去, 就像自行车、摩托车海, 特别是摩托车铺满的街道, 让人想起东南亚地区大型商城林立的摩托车停车场的样子。 ▼土门新市场 对于生活在土门附近的人来说, 土门市场好像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 因为那时没有任何牌子写着“土门市场”几个大字, 只是那里商品成堆, 人们也是成群结队的去购物而已。 特别这里是附近远东一中、庆安中学、西安第十五中学学生们的后花园, 每到放学的时候, 市场前的小摊总会被身穿校服的学生们围满, 这大概也是他们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还有周末的时候, 那时的城西人根本不会想着去钟楼小寨, 而是扎堆去土门市场, 不但能吃吃吃,还能买买买。 后来的城改, 土门市场有了专门规划好的地方, 这里叫做土门新市场, 有了专门的门牌, 有了专门的摊位, 有了专门的公交站点, 只是现在, 儿时在土门市场溜达过的年轻人, 似乎更愿意去钟楼小寨享受繁华, 现在土门市场更受中年人的欢迎。 ▼创新路夜市 土门附近的夜生活, 似乎全都被这里承包了, 创新路不大,甚至很窄, 有人说考验一个人是不是老司机(是真正的老司机哦), 开车从创新路过一遍就行了, 拥挤狭窄、车多人多, 不机灵点,真会不小心伤到爱车。 道路状况虽然不尽人意, 但两边的美食却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下了夜班, 或者晚上嘴馋, 一定要去创新路路口的夜市爽一番, 无论春夏秋冬, 就连现在如此寒冷的三九天, 也是夜市也是如故。 所以人说城西人不在创新路上待过, 都不算在城西有夜生活, 大抵是如此吧。 ▼西安土门基督教堂 沿着创新路向里走, 这里有座老城西才知道的基督教堂, 很难想象,在西安并不算发达的土门, 竟存在这样一座在西安不算主流的宗教文化, 标准的欧式建筑在这条老巷子里显得格格不入。 而且创新路的拆迁, 也使得它在一堆废墟里, 尤为显眼。 创新路里有很多老院子, 很多都是当年工厂分配的家属院, 如今这里年轻人纷纷去外面有自己的天地, 而老一辈依然守护着这个曾自己打出的天下。 所以据生活在创新路上的人说, 这座基督教堂去的几乎都是老年人, 特别是在周末的时候, 老人们虔诚的坐在教堂里祷告和接受祝福, 有时候这里还有唱诗班, 也会请附近的小朋友们来表演节目, 怎么都是一副平和的景象。 ▼昆明路 创新路向南走出去, 就是昆明路了, 熟悉的人都知道, 昆明路上有一、二、三....N号桥, 这是因为之前的长安城门就在此, 本有一条护城河, 想进城的就要走这几号桥, 只是后面,河慢慢被填满了, 桥慢慢也拆了, 但是名字被人们口口相传, 一代一代的叫到今天。 ▼小树林 曾经热闹的小树林,提到西郊, 小树林是西郊人都知道的地方。 打车说到小树林, 司机绝对走错不了。 小树林里面吼秦腔, 五里之外就能听见, 是戏迷交流的好地方。 当然小树林里面也能淘到老物件, 同时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找活计的地方, 里面还有很多健身器材和蔬菜水果批发。 记得春节前的小树林一片红红绿绿花枝招展, 成了生意人兜售对联灯笼窗花等年货的集中场所, 特别可观。 而那个红极一时的蔬菜批发市场, 到了年末, 东面的蔬菜批发市场关闭了, 西面的蔬菜零售市场扩大了。 可以说, 小树林呈现过城西人的热闹。 土门是生活在此几代人的情怀, 只是改造的代价是巨大的, 南边的颜家堡寸, 就是土门改造的城中村之一, 而如今已经人去村空...... 还有团结南路的丁字路口, 是西郊土门与高新区又有一条直通的大路。 还有那时土门十字东面那片空地建起的街心花园, 曾经成了本地去人们难得休闲散步的场所。 后来街心花园正封闭改造提升, 昔日的公园不见, 据说要建成多功能的休闲娱乐购物停车电影城...... 据政府文件显示, 土门综合改造将按照“一次规划、连片开发、 分期实施、点面结合”的原则, 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通过基础设施更新、公建配套完善、区域环境优化、 企业搬迁升级扩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五个方面工作, 将土门地区打造成为国际商务区、中央活力区。 所以,土门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那么无论是老土门还是新土门, 这个地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个地方也许发展略微滞后, 交通也许略微拥堵, 但是这个被现代建筑叠压的城西大门, 依然诉说着几代西安人的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西安+人气商家专属福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7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7项核心活动这位爱穿南外校服的美高党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