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ldquo双减rdqu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不再审批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7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双减”政策已落地,港股及美股教育股集体暴跌。截至美东时间23日收盘,新东方报收2.93美元。跌幅54.22%,好未来报收6.00美元,跌幅70.76%。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一起教育科技、51Talk等公司也在23日回应称,尚未收到相关正式通知,不对市场猜测发表评论。 九大政策看点。 1.校外培训机构周六日、节假日、寒暑假能补课吗? 不能。通知中要求,严格规范培训机构培训服务行为,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2.学科类培训机构还能上市融资吗? 不能。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成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3.学生还能用线上培训机构提供的“拍照搜题”来检查作业吗? 不能。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4.校外培训机构如何审批? 首先,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其次,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再者,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5.聘请外教的要求是什么? 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6.校外培训机构还能做广告吗? 不能。通知指出要做好培训广告管控。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 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夺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7.校外培训机构还能高收费吗? 不能。通知将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8.孩子能长时间参加校外培训吗? 不能。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培训时间。 9.学校布置的作业可以带回家做吗?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严禁给家长布置成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独自改作业。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如下。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3.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二、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gjxf/7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藏行,拉萨游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