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先给大家搜罗了一组图片——各国校服大比拼,对下文中提到的我们的学生校服有个基本概念。

尼泊尔

印尼巴厘岛校服

印度

泰国

日本

南非

法国

不丹

爱尔兰

韩国

乌兹别克斯坦

西班牙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实习记者吕超伟、通辽台记者张玉萍、鄂尔多斯台记者高菲菲报道:

最近,我区很多地方最低温度都降到了零下十几度,但是在街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中学生依然穿着春秋款校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少学生和家长反映说,中学生穿的校服不够厚实,天冷时根本起不到御寒作用,但是学校还要求学生们穿。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几天,呼和浩特市最低气温都在零下十几度,不少市民即使穿着羽绒服、厚棉衣全副武装,依然缩着脖子打寒颤。然而在这样的天气里,不少中学生依然穿着春秋款校服骑着车去上学。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多所中学,不少学生告诉记者,穿校服是学校统一要求的,必须穿,因为校服比较薄,所以他们只得在校服里面左一层右一层的套着棉袄。对于校服的质量和款式,学生们表示也很无奈。读高二的张乐告诉记者,自己的校服不仅不暖和,而且又肥又大。

张乐:这个裤腿比较肥,我们都骑自行车上学,有时候刮风就很容易绞到自行车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不安全。那个褂子也是很肥,上课坐凳子上也很不舒服。

学生丁悦宁:还好吧,没有太讨厌,也没有太喜欢。

王女士的孩子就读于呼和浩特第十八中学,当记者问起冬季校服的事儿,王女士拿出一件薄棉袄,说是学校发的让套在校服里穿,记者抓了抓校服,感觉都是化纤材质,保不保暖都很难说。

家长王女士:棉就刚才给看的那个,外面那个质量很不好,都是褶皱,洗完都弄不展。里面的起球起的,都不知道是啥材质。

学生家长包丽娜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上高中,每天骑自行车上学要40多分钟,但是这样的冷天里,学校依然要求孩子穿校服,为了保暖,孩子只得在校服里面再套好几层衣服。

包丽娜:那哪能保暖,校服还能保暖?那保暖的估计都贵哇。以前定的校服都三四百,也好几套,质量很不好,我给孩子出去买了好几回。

连日来,通辽市连续出现降雪降温天气过程,记者发现,许多学生也都穿着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肥肥大大的棉服外套着冬季校服。不少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孩子穿的校服质量大都以化纤为主,既说不上保暖,更别说好看了。

学生家长王女士。我家孩子6年级。

记者:发几套校服了?

王女士:3套。夏季一套秋季一套,冬季一个棉服。

记者:您对校服有什么样的看法吗?

王女士:我觉得样子难看,像人家广东、深圳、还有韩国校服都挺漂亮的,尤其像咱们这校服几乎每个学校的样子都差不多,只是颜色上的区别。质量我觉得还不是特别好,特别容易开线。拉锁锁头特别容易坏,尤其现在男孩吧比较淘,因为他动作幅度比较大,肯定容易开线拉锁头经常坏,感觉修拉锁都快休不过来了,女孩可能还差一些。现在,最主要是质量,质量我觉得还是不过关特别容易开线。春季校服也是一身,别看是3身校服,每个季节就一身校服,因为他天天都得穿校服。

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孙子正在上高二,从孩子上小学到中学以来,已经买了三四套校服,花在校服上的钱也有上千元了,但是各个学校的校服从款式到质量都是千篇一律,孩子根本不爱穿。

李女士:学生的校服样式,整个通辽市都是一个样,只不过是颜色不一样而已,质量也都是不是那么太好,穿了几天都起球了。冬天还给发棉服,这个棉服究竟是什么面料的棉服也不知道。你看看现在棉服质量,那里面全都啥样棉谁也不知道。究竟这棉服又垮又大孩子穿上是不是能暖和。尤其那个棉服应该好好弄弄了。各个学校又开始发棉服了,那冬天要是家家谁都能做一个羽绒服?谁也不是买不起都发那个学校一个一个的可倒好,看着穿着挺厚,实际保暖不保暖只有自己知道。

居住在鄂尔多斯市的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在东胜上初二的孩子多年来穿的冬季校服只有运动服,可以说是夏天不透气,冬天不保暖,为了让孩子穿的更暖,她索性放弃“正版”校服,专门到裁缝店为孩子订做了厚校服。

家长王月琴:我们已经买了,买了和这个不一样的,冬天的那个校服稍微有点儿冷,就是带点儿塑料性质的,所以说出去买了个棉的,我们家长都希望这个校服都是棉质的,因为小孩穿的也舒服,如果说带点儿塑料性质的,夏天有点儿热,冬天有点儿冷。

家长李娜:材质可能是感觉有点儿不透气。

通过记者的报道,其实我们作为旁观人,也有同感。中小学生的校服大同小异。比如秋装,几乎都是红白、蓝白、绿白或灰白等布料拼接的运动装,它们以简单、松垮、男女同款的突出特点被戏称为“面口袋”,有的更像是制服,说不上美观大方,更别说舒适保暖了。就是这样的校服,每个学生少则一两套,多的甚至有三四套。那么,学校为什么要给学生定制这样的校服,为什么数九寒天还要求学生穿校服呢?

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19中,18中,27中几所中学,这几所中学都要求学生冬天统一穿着校服。学生们告诉记者,学校要求穿校服一是为了统一管理,因为学校每周都有升旗仪式,还有其他集体活动,需要学生统一着装。

呼和浩特市贝尔路小学办公室主任张彩娟:从我们学校角度来说,我们要对学生考虑的应该多一些,校服毕竟就是有大型活动,比如像孩子入队,升旗仪式,这么神圣的时刻,孩子们应该有一套统一的校服,让他们有一个礼仪。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德育副校长高红霞:这个校服主要是体现了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也能体现学校的一个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所以我们学校对校服特别重视。

另外,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也是为了学生安全考虑。因为学生们穿的大多都是荧光校服,是用具有逆反射性能的反光材料制成,荧光校服在晚上可以起到警示司机和车辆的作用,便于学生出行安全。

呼和浩特市贝尔路小学办公室主任张彩娟:他们有的早上天还没亮就去学校,而校服上往往有反光条,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

采访中,也有的学校说,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是为了防止外校人员进入校园,发生安全隐患。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副校长院利平告诉记者,要求学生穿校服,也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攀比心理。

院利平:我们这个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不要互相攀比,不要你穿的好了,他穿的差了。

其实,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由来是因为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看来要求学生穿校服有它的渊源和背景,但是为什么不能把校服做的更加厚实、保暖和美观大方呢?贝尔路小学办公室主任张彩娟告诉记者,他们定制的校服是通过教育局审批,然后把项目交给专门定制校服的工厂去做。一般厂家会设计好几套样式供学校选择,然后再通过校领导们的协商来决定最后的校服款式和面料,其中并不会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张彩娟:教育局允许小学有自己的校服,有的学校有冬季校服,我们没有,这个学校是我们自己定的。但是冬天比较冷,没办法统一要求孩子。国家发改委有这个价格的要求,我们好像在60到80之间保证校服的质量。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副校长院利平告诉记者,校方选购的校服是综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制定的,并且从实际上来看,选购运动装作为校服更为实用。

院利平:学生在学校每天要有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要进行运动,所以定这样一套服装也便于学生去上体育课,做操、跑操。

东胜区第十二小学德育副校长高红霞:它这个是棉和纤维的,它就是稍薄一些,这个校服一个是据家长反映一摔跤就破了,再一个据家长反映裤子上,尤其胖的孩子把缝就绷开了,有这种的。但是之前那个棉的,家长反映是不好洗,也有往破摔的,但是那个相对这个可能要耐一些,但是洗的话不如这个好洗,又不如这个耐脏,反正是各有利弊吧。

另外,校服的价格也是学校重要的参考依据。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副校长院利平告诉记者,按照物价部门规定,中学生的校服价格一套在八九十块钱,可是样式美观、做工精良的制式校服一般都要三四百块钱一套。如果既想让孩子们穿的漂亮点,而且还要质量好一些、又能体现校园文化元素,价格就会翻倍,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兼顾。

院利平:因为上边要求秋季校服最贵不能超过元,如果我们要再设计更好材质的校服,可能这个价位是订不到的。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要求学生冬天统一穿校服的规定并不是每个学校的硬性要求。比如说,呼和浩特市贝尔路小学考虑到学生只有一套春秋款校服,冬天不适合穿着,所以除了周一的升旗仪式以外,平时不强制学生穿校服。

呼和浩特市贝尔路小学办公室主任张彩娟:现在都提倡孩子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校服不必天天穿。另外咱们的地区有地区特点,到了冬天比较寒冷,孩子体质不同。所以我们觉得冬季的校服就不要太多的规范统一,统一太多可能也会影响。

采访中,有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学校统一要求学生一年四季穿校服的规定过于死板和教条,应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做出弹性规定。如果一定要穿校服,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够从校服的款式和质量上多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做出更好看、更实用的校服。

学生李嘉益:我觉得这个黑色的衣服可以亮一些,因为觉得这个颜色有点儿阴沉。

学生田佳鑫:我希望我们的校服颜色能更亮丽、青春点儿,这样能表现我们青少年十分活跃、很调皮的感觉,俏皮点儿。

学生蓝青:可以就是把紫色用来当做裙子,在脖子上系小蝴蝶结,男生夏天可以穿短裤,那样的话就是觉得校园里特别有自由感。

学生包哈达:就是希望校服能够根据各个学生的身材改一下,不要大众化跟所有人都一样我这种特别瘦穿着就特别肥大。

学生程军:我觉得材质如果可以的话能换成棉的,像这种腈纶、化纤有时候蛮伤皮肤有时候还过敏。哪怕换一部分比如内衬换成棉的之类的。美观和使用的结合度更高一点,不要太倾向于实用的地方。

看来,要求学生冬天统一穿着校服有学校方面的考虑,出于安全、便于管理,价格适中,这些因素都是定制校服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此,我们也理解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良苦用心,但是,为什么学校良苦用心为学生定制的校服,学生们却不喜欢,这里面似乎缺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对于学生穿着感受的考虑。

俗话说,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穿鞋人才知道;同样,校服合适不合适,学生最有发言权。既然冬天的校服难以抵御严寒、臃肿肥大,学校和教育部门就应该考虑考虑,冬天,学生们还要不要穿校服,穿什么样的校服?

如果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角度出发,出于管理和安全考虑,学生有必须穿校服,那么,选择何种布料、何种风格,理应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毕竟校服的穿者是学生,不能总是拿成人的视角来看待。

而在现实运作中,学生和家长总是没有发言权,任凭校方运作,难免会出现“校服既难看又难穿”的尴尬。

  中小学校服价格虚高、粗制滥造、样式不美观,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校服企业准入门槛低、订货主体和程序不规范、定价机制不合理等等。即使堵上了上述监管漏洞,也很可能只是产生出合格的校服,谈不上校服的文化功能,更没顾及学生的感受。合格的不一定是合适的,就像学生校服一样,即使不存在质量问题,在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欠缺也是不容忽视的。

让中小学生穿上价格合理、质量可靠、舒适贴心,又独具校园文化特色的校服,并非是一个过分的要求。这一点,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责无旁贷。如此,在制作校服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除了明确质量标准、恪尽监管职守外,还要充分征求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意见。

赞赏

长按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饮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