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张庆龙

许多年以前,我就曾在网上的各种旅游资讯中看到关于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的介绍。春有油菜花,秋有枫树林,延续了几百年的古村落散落于山岭之间,算是对她印象最好的描写。婺源最美的季节当属3月底4月初油菜花开时节。虽然曾经计划良久,但终未成行,遗憾一直伴随始终,耿耿于怀,年的春天终成此行。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婺源最美乡村的美誉。朱熹曾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应该是对婺源最好的描写。这里有保存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就像是一幅水墨丹青,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处处都散落着中国古代特有的美,超凡而脱俗。这里不用丹青,不用朱笔,随便一泼水墨,就有了最完美的诠释。甚至我有着一种无名的冲动,去学一学山水画,将这种完美诠释出来。

虽然我早已习惯了坝上那美丽的春夏秋冬,也已经周游了十几个国家,但终究还是觉得坝上最美,许多人说我有坝上综合症,这其中的美只有我心里最清楚,始终不能割舍。年的这个春天我终于决定不去了,开始寻找着新的目标,婺源之行使我发现了新的目标。可能还是源于本次出行留下的诸多遗憾。

这次出行,我们赶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据说到来之前,婺源已经连续几个月的阴天下雨,恰好这些日子晴空万里,我们走了后,便又开始连绵细雨。真不知道清明节会是如何?相信这里定将人满为患。

受时间影响,我仅在这里游玩了一天,路途又耽误了一天,加之导游的误导,仅游访了李坑、延村、江岭、彩虹桥,大樟山。可惜不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去的,遗憾自然不少。说句心里话,婺源的美真的让人窒息,相信还有很多潜在的美值得去发现,因此,这个地方我心里就开始盘算着再来,而且还要抓紧(注:其实,自年后我再也没有来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儿可能也会像坝上一样,许多的景色逐渐消失在记忆里,而仅能从照片中去寻找那过去的影像。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在发生,例如,月亮湾。在我的印象里,月亮湾就是一副完美的中国山水画卷,如今已经被高速公路的乱石堆积,影响了水域,造成月亮湾的干涸。听说这里景色仍在继续退化,许多景点已经没有了前几年的景致,可门票的价格却与日俱增,原来不收费的景点,现在也开始纷纷收费。可见,发展也真是要可持续。

整个婺源的游览分为东线、北线和西线,景色最好的应该是北线。奉劝那些准备去的朋友,如果从北京出发尽量坐火车,很方便,头天晚上8点出发,第二天一早到,然后经过2个多小时的客车,就到达目的地。住宿可以选择距离景区近的地方,有利于早晚的拍摄。

我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天堂,可能那只是人们对于美好的一种想象。但在春天的婺源,你可以自由想象天堂,放飞自我,肆意轻狂,抖落一冬的暮气,自在徜徉。

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

按照行程安排,第一站我们应该先去李坑。可惜同去的朋友们先要在这么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学习一通,第二天的下午才能出行。这时的我就有了一些闲暇空余的时间,利用下午,到访了行程之外的一个景点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

“婺源归来不看村”。婺源的美,在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在于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其实,村子比想象中的要大,虽然没有李坑那么有名,但事实证明这里是除了江岭之外最值得来的一个村子。进门的时候,许多人便唏嘘没有什么好逛的,赶紧走吧!可能他们已经审美疲劳,对于我来说还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眼睛里处处皆风景。

史料记载,延村村名原称“延川”,是因为村落面临川流不息的清溪,乡民以期后代子孙绵延百世,故名。后来,延川才慢慢地被人们俗称为“延村”。思溪延村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几百年来,村人历代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们大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一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于是整个村落古色古香,儒家气息浓厚。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这里的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淡雅的美感。细细品赏,村落里“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仿佛置身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之中。 

在婺源,官宅与商宅的建筑有所不同,官宅讲究气魄,商宅注重财运。延村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商人的这种祈祷。延村位于思口镇内,与思溪村临近,处于山水怀抱之间,背倚“火把山”。思溪河流经村前,整个延村犹如一竹排依偎在思溪河畔。朦胧而淡青色的远山,斑驳而灰白的古宅村舍,绿水环绕,烟柳如画,可谓是将水墨山水发挥到了极致。这里曾经还是《聊斋》的影视拍摄基地。

理学渊源-李坑

李坑这个地方其实真正的写法是理坑,而理坑原名理源。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李坑是距离婺源县城最近的一个景点,所以大多数旅游团第一站就选择了李坑。婺源的门票是通票,买一次即可,价格(同程预订还能便宜十元,五天内有效,基本上覆盖了婺源所有开发的14个精华景点,而估计需要4-5天的时间,才能好好的游览这些地方。来到婺源,确实有一种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满眼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如果拍照,李坑这个地方适合早起赶来,不要等大家都来的时间游览,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根本无法拍摄,都是脑袋。这个地方也是我最为遗憾的地方,没办法,跟着旅行团就是这样子,大家都出来的时候,旅行社也出来了,太阳照着,一切都曝光过度,光线很硬。当我决定转天早晨再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作罢,留下许多遗憾。这里真正应该静下心来拍摄一些人文的东西,可惜我们跟急行军似的,很快就浏览完毕,什么吃的、玩的、带的纪念品,一律来不及看和购买,本来想买块樟木、雕塑都没有时间。

百年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始终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部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文化之辉煌。

李坑至今仍保存有完好的很多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既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也是民族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中国三大油菜花产地-江岭

江岭是我此次婺源之行最为遗憾的地方,希望下次能够集中在此拍摄。江岭的油菜花被誉为中国三大油菜花产地,与云南罗平和从化石门齐名。作为“中国最美乡村”中田园风光的代表作“江岭风光”不仅是世界级摄影基地,更因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与天人合一。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白墙黛瓦掩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香港著名的摄影家陈复礼曾以此为主题,作品《天上人间》获得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并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新片《集结号》也曾到此取过外景。

放眼望去,农舍被成片的油菜花环绕,给小山村增添了浪漫的气氛。伴着扑鼻而来的油菜花,听着悠悠颤颤的鸟叫声,顿时,我仿佛失去了平衡,醉倒在婺源原汁韵味的田园景色之中。

当我们到达江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而江岭最美的时刻是早上云雾缭绕,透过云雾欣赏这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如果说最完美的山水画卷,便是这里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诸多元素所形成的完美画卷,缺一不可。如果遇到下雨天,也可以享受在温婉雨季中的水墨婺源风景。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忙碌,可以趁着油菜花还盛开的季节,来到这个乡村,感受这里的慢生活,听听这里花的“婺”语!

按道理,这几天的好天气真是不容易,据说前两天还一直下雨,这就更增加了我内心的遗憾,甚至设想不行我再住上一天后再出发去景德镇,最终还是未成,只好期待下次成行。

——张庆龙教授原创出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审计光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szxfgm/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