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谈教育我们不缺知识,但是缺智慧
在全世界的哪一个国家,教育永远是被诟病的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是满意的。年12月3日-5日,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白岩松以“教育与更全面的人”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整理者:智勇 来源:笔记侠 ID:Notsman 教育是不能够进行革命式变革的,为什么呢? 你不能拿自己的教育做冒险,把自己当小白鼠,必须是渐进式,逐渐看到效果的一种变革。 但是,有的时候一个决定却会带来一个民族的改变。 今年我们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 在改革开放头一年,邓小平复出,分管教育和科技,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我们几代人的变革,那就是恢复高考,很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中国高考虽然有无数问题,但是,没有高考才是更大的问题。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改变就是这么明确,但是它又不能够在教育本身进行革命式的变革。 一、现代社会的教育变化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关于教育的几个字,这几个字就是:德智体美劳。我还想加一个:情。每一个字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发生变化。 1.德 过去,我们说德智体美劳,一说德,更多的在谈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德行。 可是,我觉得今天的教育,我们是否要加上“公德”这样的一个字眼?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熟人世界里,一部分是在陌生人世界里。 因为中国长期是农耕经济,所以我们在熟人面前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水准。 在哪个国家都很难看到像中国这样,熟人之间会抢着买单。只要是熟人,什么都好办。 但是一进入陌生人世界,这个约束迅速减少。我曾经亲眼在飞机上见到这样一个场景: 两个中年男子喝多了,一个男子在机舱里不停地大声说话,他的同伴劝说他小点声,没想到这个男子依然不客气地说:“这里又没有人认识我,无所谓!” 你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只要进入到陌生人的世界,德行便不受约束。 因此,在谈论教育的“德智体美劳”方面,作为教育的第一点,今天我们需谈论如何教育一代人有“公德”。 在十九大报告中,大家只看到了未来的目标,叫美好生活。但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更全面的人”。 为什么此时此刻的中国,提出在未来的愿景的时候,要有一个更全面的人?而我们的教育是否发生着改变,应合着更全面的人的塑造? 我曾经跟上一任总理当面说过,中国的教育需要明确一个目标,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干什么?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人才?可能都不对。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清晰地定义为“塑造中国人”。 当你的教育目标是塑造未来的中国人的时候,你就知道,一定是一个更加全面的人。 更加全面的人恐怕就要从过去开始说起,那就要德智体美劳加上一个情,所以,我说的一个德首先要塑造公德。 今天,可以看到,我们任何城市,在交通秩序领域,一片混乱,难道我们塑造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都是有才华,但是不守公德的人吗?我们如何能让小老百姓逐渐过渡到公民? 公民就是把远方的事情当成身边的事情,把陌生人当成亲人。我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2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岩松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是满意
- 下一篇文章: 白岩松最新演讲看校服就知道一个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