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m.39.net/disease/a_6055951.html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洛蕾利斯

仪式感

是清晨起床后咖啡机里每一滴流出的浓缩;是工作闲暇时着装优雅品尝着可颂的香甜;是阳光午后屋顶沙发阅览读书的淡泊。

仪式感,代表着人的一种心境,一种生活态度,用最直接、最外放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尊重与热爱。生活中的仪式感,无关生活水平的高低,它可以是一顿精心料理的饭菜、一束抚慰自我心灵的鲜花、一句看似毒鸡汤却触碰内心的话语...给生活中平平凡凡的“那一刻”赋予更多的意义。

随着80后、90后开始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这衣食无忧长大的一代人来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因而,时刻提醒着我们展望远方的“仪式感”一词便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对于注重礼制的中韩两国来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仪式感”的追求。

最传统的“仪式感”,莫过于节日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牵挂于心头的莫过于春节。“过年不能回家,年味越来越淡了”、“烟花都不让放了还叫什么过年”......春节,不知不觉中日渐趋于“假期”,只剩下聚会、休息、旅游,但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重新寻找过年特有的那份“仪式感”。

但真的是仪式感缺失了么?说缺失,倒不如说“仪式感”变迁。从前,人们大多将“仪式感”等同于“仪式”,脑海中都是盛大的典礼,或是西装晚礼服香槟碰不停...其实不然,比起华丽的场景,“仪式感”更倾向于将日常行为仪式化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可以看作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用以慰藉自我或克服由不确定因素而引发的焦虑。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小型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权利与感受,这也让“仪式感”越来越在小范围、乃至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

“三八妇女节”出现在长沙街头的粉红色斑马线;在“爱你爱一生一世”的年3月14日,不少地方的民政局“为爱加班”;生日蛋糕更多用来书写心愿和摆放千奇百怪的个性装饰品;爱心煎蛋模具出世、家用烘培材料大卖、品牌间不断的联名合作、煮个泡面也要细心摆盘...仪式感已经侵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之前的推文中提到过,韩国人十分注重外表,这一点也恰恰说明了韩国人生活中强烈的“仪式感”。每天出门前要打扮的干干净净出门,公司职员西装革履,学生校服端庄正式,领带皮鞋指定标配。着装规范从以前出入社会严格的规定,变成了开启一天好心情和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

去餐馆吃饭,服务员会说“??????(请好好享用)”、每餐前会和一同进餐的人互道“??????(我要开动了)”;春天到了,一定会把衣橱里面换成浅色;夏天,朋友聚餐必少不了一顿进补的参鸡汤;秋天来了,音乐软件排行榜上便少不了伤秋、怀秋的经典曲;冬天的初雪,更是被人冠以浪漫告白的暗号...

生活需要仪式感

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

也让我们更好的更认真的

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

每一天

/张爱玲/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能影响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

所谓仪式感

说到底就是“用心”二字

用心生活

用心待人

用心去经营平凡中的每一天

/撰稿、编辑:屠晓璇(实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