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亚彬伦智英

题记:

在吉林临江这个边陲小城,有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团体——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她像希望田野上的一团萤萤之火悄然升起,她没有太阳的炽烈,也没有月亮的清辉,她用自身微弱的光芒,让蜷曲在大山里羸弱的孩子重新获得起飞的梦想。

“太阳的光芒再强,也有照不到的地方,萤火虫的光亮很弱,但能把石缝照亮。”这是年吉林省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兰亚明来临江考核爱心协会为省志愿者标兵单位时发表的一番感慨。

用爱心聚起一团萤火年,陈喜红倡导成立了“喜红助学家园”,通过联系全国各地爱心人士为临江市偏远地区贫困小学、中学、大学学生捐资助学。年成立之初,协会只有3人,开始资助的是临江市蚂蚁河乡的几名困难学生。他的助学事迹在报纸上刊登后,感染了很多人。经过4年牵线搭桥,“喜红助学家园”由原来的陈喜红一人助学,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余名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加入到助学队伍中来,临江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新市街道的领导先后参与其中。四年里,“喜红助学家园”的爱心使者们,已经向临江市蚂蚁河乡及大栗子街道等地20余所学校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进行了捐资助学,金额达到40余万元。年5月,当陈喜红听说家住临江市大栗子街道葫芦套村的市一中女生陈晨身患白血病,全家为几十万元的治疗费陷入绝境的时候,立即和“喜红助学家园”的志愿者们对陈晨同学进行了家访。陈喜红以助学家园的名义在全国各大网站和腾讯网发出救助倡议书,短短一个月,就为陈晨同学募集到了3万元,帮助孩子先解决一部分治疗费用。

一花引来万花开。协会的善举引起了强烈的连锁反应。临江籍的海外华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资助贫困学生。几位华人从年起从未间断,虽身在海外,从未忘记家乡父老曾经对自己的助学深情。新加坡的孙雅婷、王伟泰资助桦树中心校的王宝圆。张乐资助宝山学校的王雨朦。他们数年如一日,委托自己的朋友定期去看望他们资助的学生,并转交资助款。

年通过临江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坦然走上了非盈利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公开助学的道路。年8月陈喜红因身体原因辞去理事会主席职务,继续做一名捐资助学的爱心使者。

陈喜红带队下乡走访

长江后浪推前浪,承业自有后来人。

年,临江市第二中学优秀教师殷焕会被推荐为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的常务理事、走访部长。年10月,在全体理事大会上,殷焕会老师被推选为新一届临江市爱心协会会长。负责“临江市爱心协会”大小事务的处理及日常管理工作等。为了把爱心事业做大做强,殷会长接手工作后,呼吁、召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投身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动员参与捐资助学的人士已达人,其中许多就是他当年教过或受到他资助的学生,被资助的学生达人。

省人大代表殷焕会

殷焕会除了长期资助5名学生外,还不固定的帮扶困难学生几十人,为学生解决衣服、路费、医药费、资料费和部分生活费每年累计五千余元,有时带会员们下乡走访还要自己出车费、餐费及各种费用千余元,并随时为临时有困难的家庭慷慨解囊,多次为烧伤、白血病、受助学生家庭成员的大病捐款。此外,他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党员一对一扶贫、满足一个贫困家庭的心愿、为肢体残疾人员解决一袋大米、为贫困儿童解决一个书包等系列活动,并针对实际情况随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爱心助学”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山区的冬天冷的出奇,越往山里的海拔越高,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气温特别低,严寒的冬天成了他们最难熬的季节。临江林业局林场下岗职工和部分农村人口家庭收入低,有的留守儿童衣衫单薄,隔辈的老人为生活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冷暖,有的孩子还穿着鞋底断裂的鞋子。滴水成冰的寒冬常常冻肿了孩子们的手脚,偏远山区的小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住宿,生源覆盖周边村镇,周末往返家庭与学校路途远,受冻情况特别严重,殷会长把孩子冷暖放在心上。协会对偏远山区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怀。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到各个学校了解实情,为困难学生建档立卡。从年起,殷焕会代表“临江市爱心协会”发起了以“让孩子们过个暖冬”为主题的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支持的“温暖包”筹集活动,经近两个月的努力,共筹集到62个温暖包,每套温暖包包括羽绒服、雪地鞋、帽子、围巾、手套及学习用品等13件,价值元。总价值元。这62个凝聚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美好愿望和祝福的沉甸甸的温暖包准时发放到临江市各乡村62位困难学生手中,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殷焕会带领一群志愿者常年奔波在临江市的崇山峻岭之间,每一次助学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走访困难学生、确立帮扶对象,确定帮扶措施、联系志愿者、向志愿者介绍受助学生情况、组织车辆、转交助学款、携带捐赠的衣物、助学结束向未到现场的志愿者发送助学照片、汇报助学情况、制作助学宣传视频,让志愿者了解助学过程,宣传正能量。每一个环节,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每一个细节,都要倾注大量的精力。但这丝毫难不住情系爱心事业的殷焕会老师。每当感到疲倦时,他会想起山区学生那一双双清澈明亮充满渴望的眼睛,他就会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提醒自己必须义无反顾,勇于担当!为了让孩子学知识走出大山,为了让爱心得以传递,他总是咬着牙,坚持下去,力争把爱心助学事业做得更好,把爱的能量传递到每个偏僻的角落。年5月雨花斋出资元,为30名学生买了新书包等学习用品,12月又出资元为25名学生买了棉衣、棉鞋、围巾、手套等御寒用品。年春节临近,受协会资助的三个因病致贫特困家庭无钱买年货,殷焕会又组织大家捐款多元,为三户困难家庭买了米、面、饺子粉、油、肉、鱼、水果、对联,亲自带领大家送到受助同学的家中。受助者无不感动得流下热泪。年元宵节,殷会长又联系了一家理财公司,出资0元买了元宵、肉、鱼、水果对十户困难学生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殷焕会老师在爱心助学方面表现得慷慨大方,但他个人生活勤俭节约,衣着朴素。走访时不怕苦,不怕脏,更不怕病患家中难闻的气味,对病人嘘寒问暖,令人感动。他做好事不留名,不声张,更不愿给单位或被资助家庭添麻烦。每次到学校搞完助学活动就悄悄离开,遇到饭局,他总是婉言谢绝;到贫困家庭送钱赠物时,更是连水都不肯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殷焕会的执着精神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与奖励。年荣获“临江市优秀教师”称号;年荣获“临江好人”称号;年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年荣获“吉林好人”、“最美白山人”光荣称号,年12月他被白山市委组织部推荐为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带领的临江爱心助学协会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被命名为“临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吉林省优秀妇女儿童维权岗”吉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标兵”年“吉林好人团体”、白山市“优秀志愿服务标兵”他们的爱是全方位的,他们的助学方式不仅仅限于资金和物资上的支持,还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开展帮助。对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帮扶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亲情关怀、生活关照等方面服务。精通法律知识的志愿者及时出面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从法律和人道主义层面保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为此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组织、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组织、吉林省妇女儿童维权岗、临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白山市优秀志愿者标兵组织、吉林省优秀服务项目、吉林好人(团体)、等多个荣誉称号。目前,协会中已有23名爱心使者荣获了吉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1名爱心使者荣获了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荣誉称号,有10人获得吉林好人荣誉称号。

成绩只是代表过去,一向谦逊、低调的殷会长,从不把荣誉当作资本,更不会去炫耀。他正努力发展更多的志愿者,不断壮大爱心助学队伍,带领大家不断传递“爱”的温暖。

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会不断积蓄正能量。正是这些像殷会长一样勤于奉献,先人后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自我牺牲精神的自愿者的纷纷加盟,才让多个孩子圆了求学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国内当年受到帮助的困难学生立业后,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纷纷加入到了协会的志愿者行列。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留京工作的专利职业律师杨祖民、国内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董事长厉建永五年如一日不间断的开展帮扶,天津的郝永芬、湖南长沙的纪永华、广东佛山的韩序,这几位实力派女企业家,有的企业已经扩展到了美洲非洲,不仅出资资助贫困学生,还出资给协会提供办公经费。省人大代表王新东、曹志强、宁风莲、郭秋洋、李振方等省内知名企业家也纷纷伸出援手。吉林好人标兵、临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杨琨、副局长王春亮,组织经侦、刑侦两个支队的全体党员为临江一中刘力玮、冯瑶两位同学每年资助元,解决全年的学杂费。吉林鲁能漫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出资3万元资助临江市大湖矿区学校的30名大、中、小学生。长春恒星置业有限公司职工冮巨重,非常关心临江困难孩子,年10月,向单位领导建议,组织单位同事在远程骑行的活动中打出了“为临江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旗帜,筹款元全部交给了协会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白山喜丰集团、白山方大集团、靖宇县康达林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纷纷加盟,出资资助多名困难学生,为大湖学校、蚂蚁河学校全体学生定制了校服。医院李院长资助聂氏两姐妹读大学三年的学费,并吸收妹妹到白山卫生学校学习护理专业,年起每年追加元的生活费,并达成医院就业意向。白山市靖宇县税务局的杨立坤、大连的李景红、上海的于丽,都在实行一对一帮扶。于丽还把上海的四位同事也介绍到协会资助学生,李景红自己资助一家的兄妹二人读书。临江市鸭绿江大酒店、金华酒店、超级国际婚纱影楼、盛海老火锅店、富鑫狗肉馆等多家独资企业总经理孙业萍,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时刻不忘社会责任,年加入了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长期资助三名困难学生,还参加临江市妇联组织的帮扶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活动,每年捐资近万元,王恩奎,木材加工厂厂长,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挤出时间参与走访、助学活动。临江团市委书记王鼎、张伟夫妇,民盟临江市总支委员会也加入资助行列。于爱香是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的副会长,临江市诚源大榛子协会董事长,同时兼任吉林省榛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临江市政协委员等职务。她常年帮扶3个贫困学生。她联系同是政协委员的临江通林菌业老总于学良,一次性为周双盈和其他几位贫困学生家庭捐款5万5千元和斤大米,解决了周双盈的2万元手术费用。她北京的朋友为山区贫困学生捐助了个书包。

于爱香副会长和学生在一起

马鸿群,临江市桦树中学校长,他年加入了爱心助学协会,当时任临江市第二中学德育校长,他长期资助两名困难学生,还联系了企业家、企业高管、在事业单位的领导组成一个小组,对临江二中的4名困难学生统一资助,现在到桦树中学任职了,又组织这个小组继续资助桦树中学的困难学生。年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年马鸿群获得吉林好人提名。

林建华,临江市第二中学化学教师,原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秘书长。中国民盟盟员,白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年秋他加入临江喜红助学家园,开始长期一对一资助三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为贫困学生购买书包、衣服、鞋帽等。积极参加当地公益组织的爱心志愿者活动并带动了几十名爱心人士加入捐资助学的团队,林建华被评为第四届吉林省优秀志愿者,荣获年度“最美临江人”的荣誉称号。林建华走访困难学生年12月份,由于年末助学事务繁忙,他不顾身体不适仍然坚持在助学一线,走访困难家庭,为困难家庭送米、面、油和困难补助金。年春节,林建华病情加重,医院,检查结果是弥漫性肝癌晚期,已经扩散到肺部,仅半年时间不幸去世。在去世前一周,医院的病床上替外地志愿者转交助学款,一直心系贫困学生,他临终前嘱托儿子继续把爱心助学做好。现在他的爱人、孩子都是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的志愿者,他的弟弟、弟妹、妹妹、妹夫虽然家在外地,受其影响,也都成为临江爱心助学协会的志愿者。临江市第三中学美术教师曹非,年加入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长期资助2名小学生、2名中学生、1名大学生。除了资金资助困难学生外,学业上也无偿辅导对美术感兴趣困难学生,给他们购买美术用品,让他们不会因为家庭的困难而留下追求艺术的遗憾。医院的医生窦淼,自年起一直在默默无闻的资助两个残疾贫困学生,一个是智障学生,一个有语言功能障碍。有几位普通的工薪阶层或者普通的工商业户志愿者、当年仅仅受到一点点协会滴水之恩,却涌泉相报,虽然身居他乡,每年把资助款准时寄给孩子。个体工商业者李海涛,当年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撕碎了录取通知书,与一心向往的大学生活擦肩而过。年,他一次性转款一万一千元委托给资助过他的恩师保管,匿名资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上大学。协会把他的捐款单设账户,资助情况单独与他沟通协商。他说,自己没有上大学,不能让他的悲剧重演。刘春是私营企业主,爱心协会监事,但凡他有时间,都为走访义务出车,并带上自己和女儿做志愿者。他资助的是一个高中女孩。为了和孩子沟通方便,让自己的女儿负责跟孩子沟通。刘春不仅自己出资资助学费,还联系了10位企业家,每月出资元给她做生活费,保证她安心学习。每逢年节,刘春都带上女儿买上粮油等物品到家里看望这名贫困学生。

陈永萍是临江小郝润滑油店老板娘,她非常有爱心,作为一个母亲,她对帮扶学生照顾的像亲生子女一样细腻、周到。

韩序,曾是会长殷焕会的学生,现在在广东佛山市任某企业高管。年从同学处得知殷焕会老师在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开展捐资助学,在回家探亲之际,直接资助10名小学生,固定每人每年元。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另加元的资助用于购买生活物资,韩序每次回到临江时对每个资助的学生进行家访是她休假时的主要任务。她经常打电话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给每个进步的孩子发放美元,作为纪念奖励。年,她购买了二万多元的书籍和文具,捐给各个学校的困难学生。又花一万多元给临江市桦树中学全校名学生做了校服,当她广东制衣厂的朋友听说是捐资助学,当即免去手工费,只收成本价,一举终结了这个学校没有校服的历史。大山里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像过年一样互相打量着这一身整齐划一的新衣裳。量身定做的显眼校服,顿时成了大山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韩序听说协会经费困难,办公经费由理事们自筹,年为协会赞助经费元。她不但自己爱心助学,还把自己的老母亲介绍到协会,资助困难学生,以前回临江坐飞机,现在为了省下钱给更多的孩子捐资,带领老妈和女儿坐火车从广东回到临江。她在广东佛山的一位朋友也受她的爱心影响,一次性资助元,给十个住校的学生作为伙食费。汪庆红,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走访部部长。年初加入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以后,先后资助了两名大山里一名小学生和一名初三困难学生,她不但自己资助困难学生,还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参与公益事业。在她的带领下,她们公司就有12人参与助学活动。年元宵节,公司总经理个人出资0元,为爱心助学协会的资助的部分困难学生买了元宵等节日礼物,为困难学生家庭送去爱心和温暖。

费洪军,临江市新市街道新市社区党委副书记、年加入协会以来,他认真履职,工作积极,以协会为“家”,全身心投入辖区捐资助学、走访贫困等工作上,他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一名学生。

孔庆波是一名机关干部,兼任爱心协会监事长,他以一个普通志愿者身份监督协会的日常工作,保证协会偏离爱心助学的初衷。除了自己资助学生,他还介绍自己的家人捐资助学。刘莹莹是六道沟学校的美术教师,一个年轻的慈母型爱心志愿者。张永进是桦树镇退休老干部,五年前资助两个父母残疾的贫困学生。协会63岁的李琳大姐,负责受助大学生小组的联络工作,经常与大家一起走访学生家庭,反馈帮扶信息。志愿者曹馨月,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走访,收集贫困家庭学生资料,初步了解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发布倡议,分组调查核实后初选资助对象,负责安排人员、调度车辆,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十分繁杂的工作上。

临江市邮政储蓄银行员工王潇伟,从年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

临江市信访局工作人员刘小楠,从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来,累计参加活动60余次。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十年来,这个爱心家园已聚集来自国内,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资助临江和白山地区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多名,累计募捐资助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近万元。协会累积资助初中生81人,每人每年元,对于特困家庭住宿的小学生和初中生,针对不同情况每月再增加元至元不等。资助高中生43人,每人每年-—0元,对于特困家庭住宿的高中生每月再增加元的生活费,保证学生安心完成高中学业,顺利参加高考。资助大学生37人,每人每年0-—0元。协会对于困难大学生,除了直接的经济资助外,每年寒暑假期间,志愿者四处奔走为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经验。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受助后的情况,使资助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协会制定了受助学生回访制度。他们每年抽出三个月时间,对所资助的各类贫困学生及家庭开展走访调查,以掌握贫困学生及家庭的贫困原因和贫困状况,因人施策,由常务理事会确定资助对象和资助名额。

市长刘宝芳(左一)督导协会工作

他们对所募捐资金建立协会公共账户,财务公开透明。为了让全部募捐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学生,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内部监督机制,办公费用实行报销票据五联签,会长、主管财务副会长、秘书长、会计和办事人员缺一不可,报销流程以财务部制度为准,并定期接受市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财务部做好每一笔财务收支帐目的记载、保存和整理工作,结帐五日内收支余额交财务监督审核过目。并且每半年进行一次财务审核,每年向理事大会及捐助者公布账目。凡属重大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常务理事会和监事会集体讨论并作出决定,确保经费全部用于开展公益助学和相关的公益活动。“扶贫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为做好教育精准扶贫,遏制因学返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本着“把爱心助学做好、把爱心助学做实”的思路,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实实在在到位,把每个爱心志愿者关爱送到每个困难学生身边。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与深入,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渐渐好转,现有49位被资助对象基本脱贫和22名大学毕业退出资助,目前被资助的学生还有人。临江市爱心助学协会坚守着“乐善之本、助人为乐、汇聚爱心、共创未来”的信念,汇聚点滴爱心,形成助学洪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直至他们全部毕业并走向工作岗位。

在希望的田野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七百多个志愿者就像七百粒带着正能量的种子,他们用乐观助人的坚强信念,感染和唤醒每一个孤独、困境中的孩子,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目标,将爱心传承下去。

志愿者们无疑是这个社会里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他们用爱融化冷漠的坚冰,给孩子一个安全放松愉悦的环境,让他们找回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趣味。协会志愿者把自己比作萤火虫,太阳的光芒再强,也有照不到的地方,萤火虫的光亮很弱,但能把石缝照亮,每个志愿者就是要做一个小小的萤火虫,“莹莹之火,灼灼其华”他们把爱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就会十传百,百传千,这块精神文明之树就会在中华大地上枝繁叶茂。

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文的赞赏钱用于爱心助学!

临江风情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tyxf/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