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校服都卖不起了,真有这回事
去年 卖的这套 儿童衬衣衬裤是 每套65元 今年 已经涨到70元了 做童装销售的辣妈宋阳指着店里的不少样衣告诉记者,今年的秋冬装明显涨价了。 其实 这并非个案 记者了解到,棉花等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环保禁令对印染行业抬高门槛带来的服装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都在考验着下游的服装企业。 01一份利润微薄的校服订单 孙晴(化名)是一家小规模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去年秋天,一位朋友找到她,希望能给自己孩子班级的校服做一个合身的版本。“学校的校服太肥大,而且面料比较薄,家长们都希望能给孩子做一套合身点儿的、面料又厚实点儿的校服。” 孙晴要来了校服的图片,和厂里的师傅们一起研究面料、打版,做出一套符合家长们要求的校服。去年那套衣服是每套元, “一个班级只有四十多个孩子,每人做了一到两套,也就几十套衣服,成本降不下来,只能做到这个价钱了。” 孙晴说,但没有想到,因为这套定做的校服质量不错,那所学校其他班级的家长们都找了过来。今年又到了秋天,很多班级再次提出了定做校服的要求,她粗略计算了一下,现在的订单就达到五六百套。而让孙晴为难的是,本来以为定制数量大了,校服价格能降下来,但事与愿违,今年这次定做,不仅价格没降,反而每套要增加10元钱。“服装原料的价格上涨得实在厉害,我如果还按照每套元销售,基本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孙晴告诉记者,即便是按照每套元的价格销售,厂里也没有太多利润。 “去年定的价格,今年如果涨得太多,一是没法跟家长交代,二是也担心把订单逼走了。”孙晴说。 02 提着现金去拿货,咋还得排队? 年,国内服装原材料市场在一片涨价声中开幕,从年中至今,很多品类的服装布料依然涨势汹汹。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以锦纶产品为例,今年6月上旬,每吨涨价达到0元左右,此后,几乎每过几天,锦纶产品价格就要有一次上调,幅度从~元不等,到10月10日,锦纶价格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每吨就上涨了元,而氨纶产品的价格也上涨了每吨7元。 “这面料价格贵了不说,货也不好拿。”大连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林贤告诉记者,现在不单单是价格问题,这货源挺紧俏,原来下单以后三天,服装企业就可以拿到面料,而现在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拿不到货的。运气不好的,说不定交货周期会更长。这造成的生产延误、交期延误的情况,在大连乃至全国的服装行业都很普遍。“你知道吗,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到原料厂家去抢货。” 林贤说,由于面料的紧俏,现在不少服装成品企业想拿面料几乎要全额现金排队才能买到货,一些面料企业门口时常会发生服装企业争抢现货的情况。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棉花等价格大幅提升,是导致服装面料价格上涨的一个成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国家今年对高污染的印染行业实施了强力限制的政策,淘汰了一批不合规的中小印染、面料企业,而大企业的环保达标,也需要配合高投入的设备改造资金,这些,都成为服装面料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 03 囤还是不囤货,这账该咋算?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一般情况是不会大量囤积面料的。因为囤面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底气,这关乎到产品设计、成本挤压、工厂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但眼下,面对不断飞涨的原料价格,是否要大量囤积面料,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孙晴说,从尽可能地节约成本、预防面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交期的角度上看,囤积面料是个办法。但自己企业规模小,如果一旦囤的面料过多,就会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而如果面料继续上涨,企业也很难通过终端产品的大幅提价来转嫁成本。 记者了解到,如今面料涨价不是大多数服装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面料期货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好工厂的生产时间,以免影响到接下来的正常销售才是关键。”林贤说。 但也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选择调整终端服装产品的价格。 “面料成本上涨了20%~30%,我们的调价只有5%~10%。” 大连一家女装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剩下的成本,只能依靠提升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来消化。 “服装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没有哪个同行敢轻易涨价。但不涨,企业又实在难以消化成本上涨,这真的是个两难的问题。” 撰稿 记者孙霞 图片 网络 编辑设计 杨杰 校对 崔咏梅 责任编辑 孙广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guoxiaofua.com/xfgm/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你买不起的游
- 下一篇文章: 中国的校服为什么这么丑几代人不堪回首的